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试论汉代的墓祀制度

发布时间:2018-03-28 12:21

  本文选题:汉代 切入点:墓祀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摘要】:在汉代,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由宗庙移至坟墓之前,并修祠、立碑、植树,定期进行洒扫、祭拜等活动,使墓祀成为祭祖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既有别于前代又不同于后代的独具特色的祭祖形式,它一方面强化了宗族意识,提高了宗法血缘关系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又导致汉代的祭礼十分注重外在形式,使汉代社会的厚葬之俗在古代中国独树一帜。
[Abstract]:In the Han Dynasty, people moved their ancestral sacrifices from the temple to the grave, and set up shrines, erected monuments, planted trees, regularly carried out sweeps and worshipers, and so on. This is a unique form of ancestor worship,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generations and descendants. On the one hand, it strengthens clan consciousness and enhances the cohesion of patriarchal kinship;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led the Han Dynasty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xternal form of ritual, so that the Han Dynasty society in the custom of burial unique in ancient China.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12AZS003)) 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中国古代乡村社会通史”(12AWTJ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34;K89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福颐;芗他君石祠堂题字解释[J];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00期

2 王世民;;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冢墓[J];考古;1981年05期

3 杨宽;;先秦墓上建筑问题的再探讨[J];考古;1983年07期

4 蒋英炬;;汉代的小祠堂——嘉祥宋山汉画像石的建筑复原[J];考古;1983年08期

5 胡方平;;中国封土墓的产生和流行[J];考古;1994年06期

6 蒋英炬;吴文祺;;武氏祠画象石建筑配置考[J];考古学报;1981年02期

7 ;山东临淄金岭镇一号东汉墓[J];考古学报;1999年01期

8 刘炜;三国时期陵寝制度的衰落及其根源[J];四川文物;1986年01期

9 王思礼;;山东邹县城东匡庄的古代石人[J];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0期

10 陈明达;;汉代的石阙[J];文物;196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翅,闻娱;春秋战国传播活动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杨廷俊;李文涛;;汉晋至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大豆种植面积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7期

3 张红玲;;浅析宫体诗的女性感性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4 梁宇;;从汉画像砖石上寻访汉代舞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李荣;;汉代孝子图与北魏孝子图之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6 邵崇山;;先秦时期墓葬棺椁制度略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阎步克;;乐府诗《陌上桑》中的“使君”与“五马”——兼论两汉南北朝车驾等级制的若干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曲柄睿;;秦汉郎中令与卫尉的权力分野——以《史记·吕太后本纪》所载刘章击杀吕产事为切入点[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9 宋蓉;滕铭予;;汉代胶东半岛、辽东半岛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海路交流的考古学例证[J];边疆考古研究;2008年00期

10 张弛;汉字与远古人类的居住习俗[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科;;宝鸡地名的起源演变及城制[A];“宝鸡建城历史与得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成玉;;汉代画像石“鱼车”图像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黄佩贤;;汉代石阙上的四灵图像[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唐长寿;;汉画“荆轲刺秦王”图的重新解读:东汉士子集团的“不合作”思潮[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殷凤华;于慧青;;从汉画像石“泗河捞鼎”说鼎[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郑立君;;汉代画像石的展示艺术设计刍议[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修红;史胜翠;;汉代民间艺术赞助问题思考——以鲁西南汉画艺术为例[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金桂莲;曾宪波;;汉画中的技巧动作研究[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于秋伟;;汉代“庖厨图”画像分析[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卜友常;;汉代画像石墓起源新考[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林;石室丹青[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燕;《周礼》所见王室起居职官专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胡晓明;符瑞研究: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D];南京大学;2011年

9 张屏;两宋词雅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谢晓霞;凝神写心、千古绝唱[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徐骥;上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定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方平;楚墓坟丘起源蠡测[J];东南文化;1991年Z1期

2 王玉清;雒忠如;;秦始皇陵调查简报[J];考古;1962年08期

3 杨锡璋;杨宝成;;从商代祭祀坑看商代奴隶社会的人牲[J];考古;1977年01期

4 ;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J];考古;1978年03期

5 ;江陵雨台山楚墓发掘简报[J];考古;1980年05期

6 马得志;周永珍;张云鹏;;一九五三年安阳大司空村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5年01期

7 ;临淄郎家庄一号东周殉人墓[J];考古学报;1977年01期

8 蒋英炬;吴文祺;;武氏祠画象石建筑配置考[J];考古学报;1981年02期

9 夏之乾;;从民族学材料探测由“墓”到“坟”的演进[J];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01期

10 罗哲文;;孝堂山郭氏墓石祠[J];文物;1961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秋伟;;汉代画像石之“庖厨图”分析[J];中国博物馆;2010年02期

2 萧潇;;汉代武氏祠画像石艺术思想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3 张宛艳;;汉代画像石艺术中酒的民俗文化价值研究[J];农业考古;2010年04期

4 徐建国;徐州汉画像石室祠建筑[J];中原文物;1993年02期

5 刘辉;;汉画车马图像辨析——兼与巫鸿先生商榷[J];中国书画;2007年08期

6 杨爱国;;汉代画像石榜题略论[J];考古;2005年05期

7 张开邦;;浅谈清代的祠堂、家谱和族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李乐;;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中的乐器和乐队[J];南都学坛;1988年01期

9 赵超;汉代画像石墓中的画像布局及其意义[J];中原文物;1991年03期

10 李宏;文化传播与汉代画像石刻[J];寻根;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立君;;汉代画像石的展示艺术设计刍议[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小瓯;;汉代画像石保护门外谈[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成玉;;汉代画像石“鱼车”图像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郑立君;;论汉代画像石雕刻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因素[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永德;;皖北“抱鼓石”形汉代画像石祠堂[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小惠;唐世钦;;徐州汉代画像石综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郑红莉;;汉代画像石所见“象图”再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金桂莲;;南阳汉画馆新收藏的散存汉代画像石汇存介绍[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强;杨莉;;试析南阳汉画中的舞蹈造型[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郝利荣;;汉代画像石中的图像配置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晓辉 陈振寿;金溪70座祠堂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N];抚州日报;2010年

2 杨贤义;贡井杨家祠堂[N];自贡日报;2008年

3 卢海 刘秀梅;永定坎市范阳卢氏荣陂祖祠之由来与形制寓意[N];闽西日报;2010年

4 黄志刚 席小平;八景农村祠堂成文化阵地[N];宜春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邓帼梅;不建祠堂建“文房”[N];汕尾日报;2010年

6 贺林平 刘杨;古老祠堂变身新文化阵地[N];人民日报;2008年

7 彭建明 何丽霞 方维芳;祠堂“变身”农民学法“大课堂”[N];农民日报;2008年

8 本版编辑 麦倩芳 丹央;大涌祠堂群:隆都文化的独特记忆[N];中山日报;2006年

9 记者 张顺美 通讯员 钟茜;祠堂变身农家书屋绿色网园[N];广州日报;2009年

10 ;浙江祠堂 别样风景[N];中国文化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娟;汉代画像石的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缪哲;汉代艺术中外来母题举例[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晨;汉代画像艺术的“叙事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王志友;早期秦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6 蒋璐;中国北方地区汉墓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云军;两宋时期东岳祭祀与信仰[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过文英;论汉墓绘画中的伏羲女娲神话[D];浙江大学;2007年

9 郭华瞻;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马晓林;元代国家祭祀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军瑞;汉代画像石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双生;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姝润;论汉代画像石中的动物形象[D];上海戏剧学院;2013年

5 侯锐;汉代画像石建筑题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宿也;芝英古镇应氏祠堂建筑遗存的形态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卫雪怡;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凌广;浙西祠堂文化艺术浅探[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9 张惠贻;广东乡村祠堂与人居环境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肖明卉;世俗化祠堂与适应型宗族:宗祠的结构与功能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76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76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2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