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藏族社会生活与习惯法中的传统伦理道德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30 00:23

  本文选题:藏族 切入点:社会生活 出处:《学术交流》2013年S1期


【摘要】:藏族社会中,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往往依托信仰、歌舞、故事、谚语、文体活动、民约民俗等独特的方式来实现,并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藏族传统道德观和在德育中生活化、艺术化、情景化、制度化的做法,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In Tibetan society, traditional ethical education often depends on belief, singing and dancing, stories, proverbs, cultural activities, folk customs and other unique ways to achieve good moral education. Artistic, situ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ized practices are of reference to the contemporary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B82-0;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斯日古楞;晓荣;;继承和发扬蒙古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必要性[J];前沿;2009年11期

2 熊坤新;张少云;;藏族伦理思想研究之我见[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余仕麟;;《萨迦格言》与儒家伦理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4期

4 翼羽;社会生活是道德生命的源泉——对《道德与社会生活》一书的评介[J];社会科学;1984年11期

5 翼羽;从《道德与社会生活》中得到启迪[J];道德与文明;1984年05期

6 王会军;选择范畴初探[J];现代哲学;1987年03期

7 陈泽环;《人生》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1985年01期

8 静思;社会生活中的伦理矛盾[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年02期

9 耀荣;;诚信为本可生金[J];致富之友;2002年07期

10 余进军;;论道德及其功能和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寿;;从行为主体的成本或收益角度谈谈“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德高;;家庭道德建设与代际关系调适思考[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梁济;;诚信的缺失与诚信的重塑[A];孔学研究(第九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九次暨海峡两岸第六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福军;;试论市场经济的价值原则对诚信的选择[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者丽艳;尹记远;;也谈诚信[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谢瑞君;刘海君;;论孔子的诚信观[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曾盛聪;;现代化、生活世界转型与伦理嬗变[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8 章海山;;中国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温小林;;严复中西道德比较与整合观[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10 冉光芬;;重建社会诚信的价值和意义[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四平师范学院 兰秀良;社会伦理学构想[N];光明日报;2007年

2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李申;儒学不能担负指导近现代社会生活的责任[N];社会科学报;2007年

3 杨秀香;信任危机与信任重建[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 余仕麟 课题组成员 刘俊哲 李元光 魏新春;儒家伦理思想对藏族伦理思想的影响[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弓克;塑造“三重人格”[N];吉林日报;2005年

6 郝斌生;把简单的事情做好[N];人民日报;2007年

7 段俊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开封日报;2006年

8 程世荣;法治与道德的内在联系浅析[N];贵州政协报;2008年

9 王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特征[N];河北日报;2007年

10 王林生;个人声誉——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继军;先秦道德变迁论[D];黑龙江大学;2006年

3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倪霞;现代社会中的信任[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康宇;儒家美德与当代社会[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周宏;论德育的社会心理环境[D];复旦大学;2009年

7 谢行宽;信用与理性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周双丽;美是道德善的象征[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玉琴;经济诚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蓉;当代公民教育的伦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晓彦;论道德情感[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苗;和谐道德及其当代建构[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齐建慧;道德与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爽;论经济正义[D];新疆大学;2006年

6 景店文;中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与价值观体系的建构[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门立志;人类利他性及道德扩展[D];河南大学;2008年

8 关勇;传统“忠义”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臧玮;和谐农村社会秩序的伦理学视阈[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贾宝祥;当代中国社会主导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路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3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83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9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