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视野下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妇女 切入点:生态环境保护 出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正《社会性别视野下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一书,系云南民族大学二级教授杨国才主编,由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秘书长黄忠彩总编的《今日人类学民族学论从》
[Abstract]:"the Health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Minority Women in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a book, edited by Yang Guocai, a second degree professor at 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Ethnology of Anthropology of Today", edited by Huang Zhongcai,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16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nthropological Ethnology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妇女就业[J];人口与经济;1995年06期
2 刘红叶;对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的伦理思考[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7年04期
3 ;一切为了各民族妇女[J];中国妇运;1998年08期
4 席玉琴 ,王梅 ,王西宁;特殊的劳务队[J];兵团工运;2005年08期
5 杨嘉星,张国秋;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战略与中国少数民族妇女[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杜宇;社会性别·民族·社区发展研讨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5期
7 韩小兵;中国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基层决策和管理的法律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3期
8 张帼英;;进一步发挥少数民族妇女的作用[J];中国民族;1986年03期
9 程昭星;;重视少数民族妇女的作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年04期
10 彭书贵;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践与启示[J];学术探索;199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云仙;;霍山扶贫项目社会性别与规划实践[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徐鲜梅;;社会性别问题研究质疑[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高小贤;;总序[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4 ;社会性别敏感性指标[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5 赵群;;初探社会性别与农村实用技术推广[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7 管毓和;宋涛;;草海项目对社会性别的影响[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8 王丹;;大众传媒与性别塑造[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10 高小贤;江波;;引言:个案研究[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Mrinalini Sinha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从全球视野思考社会性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慧英;换一种眼光看世界[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培育社会性别文化 实现真正平等[N];广州日报;2003年
4 实习记者郑巧;探索更为开放的社会性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沈峥嵘;传媒,切莫加剧社会性别歧视[N];新华日报;2001年
6 见习记者 钱蓓;百年风华 继往开来[N];文汇报;2010年
7 佟吉清;反贫困 聚焦社会性别[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薄洁萍;社会性别与西方妇女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邹才仁 实习记者 高峰;妇女/社会性别学科发展网络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N];中国妇女报;2009年
10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 郭松义;对社会性别史研究的一些认识[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翠娥;有形与无形[D];武汉大学;2009年
2 詹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世风;索玛花的叙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刘茂伟;贫困农村地区社会性别与卫生公平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梁若皓;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方为民;农村妇幼保健中社会性别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文倩;西部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环境的保护[D];西北大学;2006年
9 白路;先秦女性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王海霞;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瑶;当代少数民族妇女角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赵迎;论海明威在《伊甸园》和《永别了,武器》中对社会性别和身份的关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白玫;社会性别理论初探[D];内蒙古大学;2006年
4 陈雨璇;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晚清女子形象的建构[D];安徽大学;2007年
5 邓鹏飞;大卫·波恩男性意识回归的隐喻[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宇;法官职业中的社会性别因素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陈红芳;社会性别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慧玲;中国妇女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社会性别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康婷;高校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雅琴;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的中国公务员制度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4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684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