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民族志”与重塑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本文选题:实践民族志 + 历史民族志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灵魂"是实践民族志与历史民族志,两者构成了共时性与历时性有机统一的"科学民族志"雏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科学民族志"是后续兴起的文化人类学及其民族志的萌芽形态,是文化人类学的先期探索与重要组成部分。既不宜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限定在"哲学人类学"层面,使之失去人类学"民族志"的核心内涵与主要特征;也不宜将其禁锢在"进化论"等历史人类学的旧有框架下,使之失去融入文化人类学的学术地位与发展机遇。随着文化人类学范式不断演进和民族志书写文本不断多样化,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实践民族志与历史民族志一方面需要在文化人类学的框架下进一步融合,以巩固与优化科学民族志的范式;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科学民族志"雏形也需要与时俱进,把民族志探索"部分的真理"的历史使命与"写文化"的多元民主政治有机结合起来,把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性与人类政治文化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
[Abstract]:The "soul"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is the ethnography of practice and the ethnography of history, which forms the embryonic form of "scientific ethnography", which is an organic unity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The scientific ethnography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is the sprout form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its ethnography,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It is not appropriate to limit Marxist anthropology to the level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so that it loses its core connotation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nthropology "ethnography", nor should it be confined to the old framework of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such as "evolution theory".Make it lose the academic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integrat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adigm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writing of ethnography, the practical ethnography and historical ethnography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need to be further integrated under the framework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In order to consolidate and optimize the paradigm of scientific ethnography, on the other hand, the embryonic form of "scientific ethnography"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also needs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The historical mission of exploring the "partial truth" in ethnography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pluralistic democratic politics of "writing culture", a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s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the diversity of human political culture.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基金】:2011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11-0621)阶段性成果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810018)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费孝通;重读《江村经济·序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俞吾金;;论马克思的社会人类学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3 王铭铭;;谈人类学的历史基础与人文价值(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谢丽·奥特纳;何国强;;20世纪下半叶的欧美人类学理论[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5 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J];思想战线;2005年01期
6 巴胜超;彭兆荣;;进化与对话: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到“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J];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7 王东,刘军;“人类学笔记”,还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笔记”——为马克思晚年笔记正名[J];哲学研究;2004年02期
8 张连海;;论现实民族志方法的源起——以马林诺夫斯基的三次民族志实践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人类学视野中的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3 陈兴龙;陈松;;萨朗文化是羌族文化的母亲文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4 严然;吴丹;;石林彝族刺绣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方潇;;法律与自然、社会:天学视野的关联及其现代意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吕小琴;;进一步深化会馆研究的力作——评王日根《中国会馆史》[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7 蒋星梅;;侗族的农耕祭祀与节日民俗[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8 赵昀峰;;浅议历史人类学与田野调查——从早期西方人类学起源谈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9 黄善强;;龙歌文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周洪;;广告的非宗教性信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汝能;;发展检察文化促进执法规范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孙彩燕;;儒家“孝悌”观的当代反思[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4 郭威;;法律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陈薇;;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关于整体的哲学[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6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陈丽琴;;西林民间艺术生态探论[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8 吴成立;;民间组织与宗教:藏区乡村的社会控制——以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9 卓高生;;现代社会公益精神价值的多维审视[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8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晏卿;黑龙江皮影艺术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均利;清代外销画表现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09年
5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万觉鸣;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文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陈芳;《越策越开心》语言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蒋红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困境及纾解[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李智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及实施途径[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尼·科莱夫;刘知白;;1944年后保加利亚民族志研究状况[J];国际论坛;1990年01期
2 李一松;民族志及其实验趣向[J];学术探索;2000年01期
3 杨春宇,胡鸿保;局内人中的局外人——体味民族志新作《在自我的阴影下》[J];思想战线;2003年01期
4 康敏;民族志与“我”和“我的叙述”——以刘新《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的谱系》为例[J];思想战线;2005年01期
5 麻国庆;;民族志经验反思[J];思想战线;2006年02期
6 李立;;解读“实验民族志”[J];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7 George E.Marcus;钱妤;王文渊;;合作的想象[J];思想战线;2007年04期
8 莫里斯·布洛克;黄宣卫;刘容贵;;认知与民族志[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鉴;;教育民族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10 张士闪;;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J];思想战线;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小军;;民族志方法论的互补性[A];庆贺黄淑娉教授从教50周年暨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戚晓萍;;论民族志方法与“花儿”研究[A];西北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13年
3 马锋;;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陈力丹;王晶;;节日仪式传播:共同信仰的维系与嬗变——以广西罗城仫佬族依饭节的民族志调查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本报记者 唐红丽;到海外研究一个“真实的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张东辉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研究所;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戈怡;博物馆里的民族志研究[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刘秀秀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走进人类学的新田野:互联网民族志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孙妙凝;中国人类学民族志写作在探索中前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刘苏里;《变革》:一个典范文本的产生[N];江淮时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陆橙;浅析民族志方法在深度报道中的运用[D];云南大学;2013年
2 杨妮妮;民族志视域下的校长行为逻辑[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旭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D];兰州大学;2009年
4 翟淑平;饭局:共餐的延续[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樊水科;乡村仪式传播与乡民生活世界[D];兰州大学;2007年
6 刘立;电视·头面人物·博物馆—传播媒介与拢嘎寨的日常生活[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程洁;论戴维·莫利民族志受众理论及其在我国学界与业界的研究现状和启示意义[D];西北大学;2008年
8 陈瑶;电视与屯堡社会[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25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32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