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教对蒙古族史学的影响
本文选题:黄教 + 蒙古族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5期
【摘要】:整体看来,黄教思想既有对蒙古族史学虚构历史观的塑造以及对蒙古族史学客观性的损害等方面的消极影响,也有顺应蒙古族社会和史学发展需求、打破蒙古族社会沉寂的史学氛围、扩大蒙古族史家的史学视野以及促进蒙古族史家的历史观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对于黄教对蒙古族史学利与弊的思考,现实的价值关怀固然必要,历史的分析更应该是一个基本的视角。
[Abstract]:As a whole, Huang's thought not only has a negative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 of the fictional conception of history of Mongolian historiography and the damage to the objectivity of Mongolian historiography, but also meets the needs of Mongolian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To break the quiet historical atmosphere of Mongolian society, to expand the historical vision of Mongolian historians and to promote the further theoretical and systematic influence of Mongolian historians' view of history.It is necessary to think about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Mongolian historiography, and the analysis of history should be a basic angle of view.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德锋;;14—17世纪蒙古族史学史述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乔吉;衮布扎布及其《恒河之流》[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03期
3 李德锋;;论清代蒙古族史学的建立、困境及其应对[J];人文杂志;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吴晓云;;试论历史意义[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3 袁剑;;游牧社会视角下的满蒙历史:清代族群问题再思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4 舒欣;;试论新历史小说对传统革命话语的解构[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李宝祥;;波普尔历史方法论探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J];中国藏学;2005年02期
7 戴元光;陈钢;;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本体意识与范式创新[J];当代传播;2010年03期
8 杨强;;论清代蒙古族婚姻法的变迁[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杨强;;论林丹汗的败亡[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黄治国;;蒙古族水文化的历史记忆及意义分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婧娟;;中国宪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潘照东;;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宝力格;盛明光;黄金;;论草原文化[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晓克;;北方草原民族侍卫亲军制初探[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草原文化的拓展与创新——二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斯钦朝克图;;蒙古语五畜名称与草原文化[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7 易华;;逐鹿中原——东亚文化中的蒙古式狩猎传统[A];论草原文化(第七辑)[C];2010年
8 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A];蒙古史研究(第三辑)[C];1989年
9 薄音湖;;关于察哈尔史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10 希都日古;;《蒙古秘史》和17世纪蒙古编年史的渊源初探[A];蒙古史研究(第八辑)[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达日夫;中东铁路与东蒙古[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金宝丽;蒙古灭金史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金利杰;格尔达·勒纳女性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郭艳君;历史与人的生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占辉;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史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凤卓;王小波杂文话语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锦;叶向高《四夷考·北虏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斯琴;那音克乡蒙古族文化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彦风;元代官牧场及相关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福祥;《青海卫拉特联盟法典》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樊志强;林丹汗败亡原因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1年
8 陈满达胡;从1913-1918年《现行法律》管窥博格多汗时期外蒙古法律制度[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胡金丹;论新时期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悲剧意识[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费小莲;清朝对蒙古立法中“顺俗而治”问题析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瞿林东;;少数民族史学的发展与多民族统一国家观念的形成[J];河北学刊;2007年06期
2 希都日古;论17世纪蒙古编年史的史学模式——印藏蒙同源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乔吉;蒙文历史文献要览(八) 《水晶念珠》[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4 留金锁;;蒙古历史文献及其国外研究概况[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02期
5 李德锋;;从明朝与北元—蒙古诸部关系的演变看明人的蒙元史学编纂[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03期
6 王德恩;《蒙古源流》著者思想剖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7 乔吉;衮布扎布及其《恒河之流》[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婷;郭娅;;传统文化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影响[J];青春岁月;2011年16期
2 王燕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以福州市大学生为例[J];当代传播;2007年02期
3 李莉;;浅谈《中国好声音》对我国音乐发展的积极影响[J];流行歌曲;2012年32期
4 王玉琴;浅析健美操的理论内涵[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何慧芳;;科举制度在韩国的嬗变及对其文化的积极影响[J];中国考试;2011年07期
6 邱菊;;浅谈先秦时期战争的积极影响[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缪鸿孺;;南丰傩舞对旅游民众的积极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张春宇;;浅析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J];青年文学家;2014年09期
9 侯皓雪;;浅析网络信息对中学生的影响[J];文学教育(中);2010年10期
10 杨庆斌;;浅析流行音乐对青少年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晓黎;辛亥革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影响[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7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74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