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布依族传统民居的变迁研究——以镇宁高荡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02 00:37

  本文选题:布依族 + 传统民居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依托于喀斯特地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木结构的民居。将自然资源与生活需求完美结合的老石板房,在千年布依村寨——贵州镇宁高荡依旧完好的保存。石板房特色鲜明的空间结构和纷繁复杂的建筑仪式蕴含了丰富的布依族文化,是研究布依族的重要依据。但伴随着老石板房的逐渐消失,附着其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难以保存。以高荡寨为例,通过对布依族传统民居的变迁分析,深入探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传统建筑保护的关系,单纯的"不拆不建"是否是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在保护中寻求发展,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才是保护传统民居和文化的长远之计。
[Abstract]:Relying on Karst landforms, the Buyi people in the area of the flat mountain area have formed a unique residence of stone and wood structures. The old stone house with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life needs remains intact in the Millennium Buyi village, Zhenning, Guizhou, which is still well preserved. The distinctive space structure and complex architectural ritual are contained in the stone house. The rich Buyi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Buyi Nationality. But with the gradual disappearance of the old stone slab house, it is difficult to preserv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tached to it. Taking Gao D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protection is discussed, and the simple "no" is "no". Whether 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is not to be built. To seek development in the protection and to adopt the development model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is a long way to protect the traditional folk houses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贵州省民族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贵州山地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0)子课题“贵州山地建筑文化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民族特色村寨永续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BMZ070)
【分类号】:C9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董学荣;罗维萍;;民族文化保护的悖论与超越——以基诺族文化保护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04期

2 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任金秋;刘娜;;非政府组织参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谢国先;;论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兼说“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论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5 胡丽丽;;未识别民族文化保护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青年与社会;2013年10期

6 张林洪;胡德斌;阮品江;张云平;彭颖;;水电开发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刍议[J];人民长江;2013年2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周银祥邋宋林宏;商南近6000名农民将告别石板房[N];商洛日报;2007年

2 王瑕;柞水为困难群众打造“暖心屋”[N];商洛日报;2008年

3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 陈学礼;民族文化保护要“有所为,有所不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4 徐世琴;柞水民政局抓工作落实[N];商洛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周洁;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亟待加强[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6 ;让中华文化之水长流不断[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首艳;政府、NGO和社区主体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关系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6年

2 马胜强;现代化进程中的喀什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3 刘娜;非政府组织参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杜晓娟;民族文化保护的县级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小梅;新农村建设中沈阳市朝鲜族村落民族文化保护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31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31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e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