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系统——关于藏族的山地民族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14 01:42

  本文选题:青藏高原 + 山地民族学 ; 参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作为山地民族具有完全不同于南方山地民族的特点。青藏高原是一个生态、文化、社会相互关联的系统,其内部生态环境、藏族文化和藏族社会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考察这一问题,既要重视青藏高原系统内部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要认识到青藏高原作为一个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稳定性、开放性、突变性和层次性等特点。同时,对于山地民族学的研究来说,藏族作为山地民族具有的一些不同于南方山地民族的特点,可以为山地民族学的研究提供借鉴之处。
[Abstract]:The Tibetan nationality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 mountain nationalit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e southern mountain nationality.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system of ecology, culture and society. There is a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an culture and Tibetan society. To investigate this problem, we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plex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part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system, but also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s a whole, stability, openness, mutation and hierarchy.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study of mountain ethnology, the Tibetan nationality, as a mountain nationality, has som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southern mountain nationality,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study of mountain ethnology.
【作者单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甘青牧区藏族生态移民产业变革与文化适应研究”(NCET-12-0664) 北方民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及可持续生计策略研究” 北方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舟曲多元宗教的分析与比较”(YCX1505)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继胜;;藏族萨满教的三界宇宙结构与灵魂观念的发展[J];中国藏学;1988年04期

2 仁真洛色;;藏族文化发展概说[J];中国藏学;1992年04期

3 罗桑开珠;;藏族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藏学;2007年01期

4 洲塔;;崇山祭神——论藏族神山观念对生态保护的客观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5 陈正府;;流动、位置与关联:解读贵州山地民族与国家互动历史的角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1期

6 才让;青藏高原对藏族社会的影响[J];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7 王明业,朱国金,贺振东,郑霖;中国的山地与山地系统[J];山地研究;1986年01期

8 陈勇,陈国阶,刘邵权,王青;川西南山地民族聚落生态研究——以米易县麦地村为例[J];山地学报;2005年01期

9 钟祥浩;;加强人山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山地科学研究[J];山地学报;2011年01期

10 邹莉,谢宗强,欧晓昆;云南省香格里拉大峡谷藏族神山在自然保护中的意义[J];生物多样性;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侯宝锁;傅建详;;生态补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2 王锋;王永;;浅析“生态农业旅游”的正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杨希;周圣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1期

4 王红瑞,陈隽,王华东,,阎伍玖;安徽省马鞍山市区域环境功能评价[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5 杨伟球;蒋宝南;姚剑亭;;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六六六残留的两种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1期

6 李芬;;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7 王潇;张政民;姚桂蓉;陈年来;;生态补偿概念探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8期

8 朱利;肖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经济计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1期

9 李琴,周文建;产品绿色设计的生态学补充[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10 贾宏;周波;贾滨洋;;成都市凤凰山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2 周瑞泽;佟玲;李重九;马晓东;;气相色谱-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法对咖啡中8种有机氯农药的检测[A];2008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唐忠辉;;论环境损害赔偿纠纷中的强制监测义务[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韩梅;;浅析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李俊梅;吴兆录;费宇;;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连娉婷;陈伟琪;;海洋生态补偿类型及其标准确定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7 张召;车达;;浅论塑造生态理性人的现实路径[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余大富;何昌慧;;论山地的基本概念[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潘伯荣;;绿洲生态系统多样性[A];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第三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张珊珊;王继华;杨雪辰;;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体与底质中铅的时空变化及对鱼类的影响[A];健康湖泊与美丽中国——第三届中国湖泊论坛暨第七届湖北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余平;基于产业生态视角的产业竞争力分析[D];东华大学;2010年

4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彭诗言;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孔敬;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估及后续制度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白永利;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菲菲;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尹伟;藏族民俗文化中的海螺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丁言峰;生态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及实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张春红;我国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动力研究和制度建构[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莺;我国水污染责任保险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武奕成;生态文明视野下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静;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防治法律问题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9 席静;重庆市地域性特色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健;组合生物修复技术在黑臭河流污染治理工程上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古瑟普·詹纳;杨元芳;陈宗祥;;西藏拉萨出土的古人类遗骸[J];中国藏学;1990年04期

3 钱学森;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J];地理学报;1989年03期

4 王文雯,赵彦玲;济南市玉绣河沿岸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其优化措施[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年02期

5 朱志文,朱湘元,张一鸣;西藏高原古地磁及大陆漂移[J];地球物理学报;1981年01期

6 韩果方;罗治华;;贵州优良地方猪种简介及保护建议[J];贵州畜牧兽医;2007年05期

7 潘朝霖;猪与水族雨水神“霞”[J];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8 王东民;;贵州的古城[J];贵州文史丛刊;1989年04期

9 赵泽光;;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概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10 李自然;;试谈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及其保护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必友,陆群;民族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当代任务[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J];满语研究;2007年01期

3 杨圣敏;;民族学是什么[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李婕;;我们如何面对田野——有关民族学研究范式的思考[J];西部学刊;2013年04期

5 杨X;;回忆周总理关于民族学的一次谈话[J];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04期

6 Ю·В·勃罗姆列伊;杨允;;现阶段的民族学[J];民族译丛;1979年03期

7 李有义;我国民族学的回顾与展望[J];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8 周光大;;努力创建与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9 周光大;;努力Ru建和发展中国式的櫖克思主义民族学[J];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10 _5永国;;关于民族学的几个UO题[J];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英才;张雁南;;民族学研究的历史回顾[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秋浦;;民族学的新开端[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3 梁钊韬;;我国应有自己的民族学[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4 侯方岳;;关于民族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5 黄惠q;;在实践中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6 陈国强;;论民族学研究的对象[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7 刘孝瑜;;略论民族学的定义和对象[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8 吴从众;;浅谈民族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9 周光大;;建立与发展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几个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10 李孚同;;有关民族学建设的若干问题[A];民族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全国民族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星亮;民族学与21世纪[N];中国民族报;2002年

2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赵阿平;满—通古斯诸族文化遗产亟待抢救[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3 牛锐;蔡元培:研究民族学以终老[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李澜;把我国民族学研究推向新高度[N];光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牛锐;西南民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广西民族学研究回眸[N];中国民族报;2008年

7 海晔 甘青;深入实地 服务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胡鸿保;《民族学导论》编写将有较多创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 李杨乐;建设有西南民族特色的民族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海;“用脚做学问”的民族学学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堒卿;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阮静;中西方人“社会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臧颖;俄罗斯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陈昱成;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裴丽丽;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毕俊锋;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硕士论文选题初探(1980-2009)[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子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3 甘凤春;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民族学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丁娥;牙人故事[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阿尼克孜·努尔麦麦提;喀什地区维吾尔族妇女戴头巾习俗的民族学调查[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85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885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5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