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多元族群互动中的甘青地区家族类型——以三个家族为例的人类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9 16:27

  本文选题:甘青地区 + 家族 ; 参考:《西北民族研究》2015年04期


【摘要】:家族或宗族是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经常关注的概念。对于家族或宗族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但无论怎样界定,都离不开家族或宗族的基本要素——血缘。本文试图结合家族的血缘与民族身份两个要素,将甘青地区的家族分为具有多民族身份家族、转换民族身份家族、延续民族身份家族三个类型,并结合国家在场对家族类型及身份认同予以讨论。
[Abstract]:Family or clan is a concept that ethnology, anthropology, history, cul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ten pay attention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family or clan is different, but no matter how it is defined, i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asic element of family or clan-bloo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the two elements of blood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family, and divide the family in Ganqing area into three types: the family with multi-ethnic identity, the family with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family with national identity. The family type and identity are discussed with the presence of the stat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性研究”(14LZUJBWZD0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杨德亮;;苦芦湾人:一个回民家族的记忆与认同[J];回族研究;2012年03期

2 韩海浪;家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问题[J];学海;2001年03期

3 杨善华,刘小京;近期中国农村家族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学谋;甘肃省会宁县蒙古人后裔“黑虎赵”文化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兵;;我国农村家族养老保障与制度创新的可行性选择——以河南省潢川县何营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李天霞;;新农村建设中家族因素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3 张金俊;王文娟;;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组织控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吴羽;一个典型屯堡村落的历史与宗族——九溪村个案分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5 马丹丹;;匪患冲击下的民间宗教重建——十一联保的启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朱静辉;;理念与现实的调和:宋代以降宗族重建思想的历史演进[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郑达;;试析19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人业缘社团的发展[J];八桂侨刊;2010年02期

8 张文奎;许金顶;;香港归侨社团调查报告[J];八桂侨刊;2011年02期

9 赵文铎;;“九·一八事变”对东北农村宗族结构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刘洁;当代都市家族文化的变迁——以武汉司门口彭氏家族为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甘品元;;改革开放以来毛南族婚姻行为变化的社会性别解读——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L屯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郑磊;;两个村庄的村民政治——以农民的选举权意识为契入点[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3 周贤润;;屯堡族群通婚圈的社会人类学考察[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5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单正平;;梁启超文学功能论的再认识[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曾祥委;;东南宗族单姓村聚落成因研究——以粤东丰顺县为例[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8 朱炳祥;;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9 宋平;;中国新移民与跨国小社会实践[A];族群迁徙与文化认同——人类学高级论坛2011卷[C];2011年

10 庄孔韶;徐杰舜;杜靖;石峰;;乡土中国人类学研究[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4 邓群刚;集体化时代的山区建设与环境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5 何绍辉;贫困、权力与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汪鲸;新加坡华人族群的生活世界与认同体系(1819-1912)[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斌;1950年代的塘村妇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斌;疏勒河流域东乡族移民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喻海伦;福州义序半田村民间信仰文化人类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吉芳;漳州北溪蒋氏宗族的人类学个案观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聂建顺;人文关怀:民间信仰之本[D];中原工学院;2011年

5 谭景芳;元代山东宗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小强;乡村社会秩序生成和社会关系调节的重要资源[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方亭;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周坤;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家族小说中的“废墟”意象[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申梦博;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斌;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社会关系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2 李世业;社会文化变迁与民族心理[J];东疆学刊;2004年01期

3 刘小京;现代族谱中妇女地位的变化——以浙南C县为个案[J];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04期

4 王三北;论蒙元时期蒙汉种族融合[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5 容观鉏;关于结构功能分析——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之六[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6 范正勇;;土家族文化变迁的人类学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7 李^y;一部蒙古皇族后裔的宗谱洪湖陆氏族属源流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年02期

8 解丽霞;文化变迁: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内在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郑威;;人类学文化变迁之文化涵化——以广西贺州客家族群的文化变迁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10 曾小华;论文化变迁与制度变迁的互动关系[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旭;朱泓;;试论甘青地区古代居民体质特征对华夏族形成的影响[J];中原文物;2014年01期



本文编号:1951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51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7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