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赫村满族文化的变迁
本文选题:满族 + 文化变迁 ; 参考:《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吉林省梨树县孟家岭镇赫尔苏门满族村是一个满汉两个民族混居的村落。通过对赫尔苏门满族村的实地考察,发现该村的满族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迁,这些变迁体现在服饰、饮食、礼仪、时岁习俗等诸多方面。这种变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与汉文化不断地进行互动中,满族文化发生了交融与变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及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阻碍人群流动与信息传播等诸多壁垒被打破。诸多外来力量源源不断地涌进赫村,虽然加快了满族文化发展变迁的步伐,但也影响了赫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致使部分满族文化在逐渐消逝。另一方面原因是满族文化内部的自我调整与整合,尤为突出的是赫村满族人民自我意识的恢复与认同得以强化,正是这股力量促成了满族文化的自我调整与变迁的完成。
[Abstract]:Mengjialing Town, Lishu County, Jilin Province, the Manchu Village is a mixed village of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ies.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the Manchu village of Helsumen, it is found that the Manchu culture of the villag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which are reflected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dress, diet, etiquette, time-age custom and so on.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for this change. One aspect i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with Han culture, Manchu culture has intermingled and chang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modern traffic conditions and the high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many barriers to the flow of people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have been broken down. Many foreign forces poured into Hecun ceaselessly, which accelerate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Manchu culture, but also affected the daily life of the ordinary people of Hecun, which caused some Manchu culture to fade away gradually.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the self-adjustment and integration within Manchu culture, especially the enhancement of self-consciousness and identity of Hecun Manchu people. It is this force t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completion of the self-adjustment and change of Manchu cultur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何晓薇;;首届满族文化研究机构联席会议暨满族文化研究发展与创新论坛开幕[J];满族研究;2009年04期
2 ;关注满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J];中国人大;2011年23期
3 张佳生;满族文化研究百年(上)[J];满语研究;2003年01期
4 李金涛;;网络传媒对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影响[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唐利芹;;满族文化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J];人民论坛;2011年32期
6 孙希武;黄飞;;蒙古文化对满族文化的影响[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曹宏伟;;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对传承满族文化的思考与建议[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戴光宇;;满族文化中的环太平洋文化因素[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曹萌;;价值阐释与艺术开发对满族文化保护的战略性意义[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3 邓天红;张丽;;黑龙江满族文化资源保护挖掘与利用[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曹萌;;辽海讲坛第二十三讲 满族文化与《红楼梦》[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5 王硕;;《红楼梦》在满族文化研究中的价值[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32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付友;保护抢救满族文化[N];吉林日报;2007年
2 记者 刘云;首届云南省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昆举行[N];云南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丁智勇;郎建平代表:落实满族文化“四个一”工程[N];图们江报;2010年
4 记者 曲丹;我市部分政协委员视察参观吉林师大满族文化研究所[N];四平日报;2008年
5 通讯员 刘朝晖 任立勇;伊通大力发展满族文化产业[N];四平日报;2009年
6 胡华薇邋温来升;怀柔满族文化“助兴”地域经济[N];中国特产报;2008年
7 记者 高菲;长白山与满族文化研讨会举办[N];吉林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修兵;满族文化抢救开发项目在京启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刘亦婷 记者 赵宇清;龙港携手抢救满族文化[N];黑龙江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东;黑大携手港大联合抢救满族文化[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阔;中华文化视野下满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淼;图腾、图像、仿像—满族文化中的图形符号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3 苑鹏;吉林赫村满族文化的变迁[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4 张家璇;清代辽宁学校德育中的满族文化特征[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修伟;《红楼梦》中的满族文化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0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196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