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汉合校中影响学生族群交往意愿的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民汉合校 + 族群交往 ; 参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摘要】:民汉合校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疆基础教育办学的的主要形式之一,其目的在于促进双语教育、加强不同民族学生间的交往与交流。研究发现,民汉合校的学生有很强的族群交往意愿。族群交往的意愿与班级类型、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父母亲早年接受教育的形式及居住环境有很大关系。同时,文化差异是影响族群交往意愿的重要因素。
[Abstract]:One of the main forms of running basic education in Xinjiang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is to promote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tudents of Minghan University have a strong desire to communicate with ethnic groups. The willingness of ethnic group communication is related to the class type, the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form of parents' early education and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communication will of ethnic groups.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社会学视野下的新疆民汉合校研究”(10YJC880057)
【分类号】:C9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申欣旺;陈燕;;族群融合是新疆政策的最高目标——专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强世功[J];南风窗;2010年12期
2 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民族社会学连载之二)[J];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3 李晓霞;新疆民汉合校的演变及其发展前景[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吕寿伟;;边界、身份与持久的教育不平等[J];教育学报;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有文;虞海萍;;农科院校民族学生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19期
2 何群;;超越非此即彼:小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构建——结合对鄂伦春族的调查[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田飞龙;;瑞士族群治理模式评说——基于“宪法爱国主义”的公民联邦制[J];法学;2010年10期
4 胡明文;古新仁;;移民孤岛与族群边界存续——江西“两江”畲族移民村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梁银湘;;红色记忆与国家认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尚艳春;康俊英;;蒙古族大学生族际交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民族论坛;2010年12期
7 祁进玉;国内近百年来民族和族群研究评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8 张劲松;;经济转型期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及预警调控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9 尚艳春;康俊英;;蒙古族大学生族际交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贾伟,李臣玲;西宁地区藏族涵化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倩;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艾清;牛录—新疆锡伯族族群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成;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石翠红;蒙古族学校教育中“避蒙趋汉”现象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侯素芳;个体权利视域中的教育现代性的正当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培培;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2 董文明;豫桂二省区回族现状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建国;甘南地区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互动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单昕;城市多民族社区居住格局变迁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5 李滨利;卫所移民群体本土化过程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0年
6 于红萍;回族宗教信仰变迁[D];华侨大学;2011年
7 朱江华;新课改背景下哈密地区高中教师教学观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8 郑毅;手机短信对苗族青少年汉语言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皓森;民族地区旅游地族群互动现状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徐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D];苏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哈经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王沛;民族班教育理论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1995年01期
3 李R,
本文编号:2088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088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