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仫佬族地区青少年民族认同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7-08 11:41

  本文选题:仫佬族 + 青少年 ; 参考:《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摘要】: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问卷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取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罗城高中和罗城初中的980名仫佬地区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仫佬族地区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显著高于本民族认同;本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华民族认同能够显著地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
[Abstract]:In this study, 980 adolescents in Luocheng Senior Middle School and Luocheng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Luocheng Mulao Autonomous County, Guangxi,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ethnic identity questionnaire an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Chinese identity of the young people in Mulao nationality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ir own ethnic identit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re are significant ag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and Chinese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and Chinese identity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life satisfaction; Chinese identity can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predict life satisfaction.
【作者单位】: 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广西仫佬族民族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MB110045)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开松;解志苹;;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族认同的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翠玉;;现代性视野中的民族认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佟春霞;;从宗教意识的淡化管窥民族认同——以湖南桃源县回维村翦姓维吾尔族为例[J];西北民族论丛;2010年00期

4 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阿达莱提·塔伊尔;;中国柯尔克孜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调查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李紫烨;;浅析喀什维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7 黄光健;;从近代民族认同看佤族社会的人文共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8 覃乃昌;;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20世纪中后期广西的民族识别研究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9 曹淑瑶;;马来亚独立前当地华族的民族认同之研究[J];南洋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10 陈茂荣;;“民族”与“民族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宫玉宽;;我国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中的宗教因素[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2 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蒋立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民族认同特点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龙藜;;藏族锅庄舞的教育人类学分析[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王欣;;试论民族认同的相对性——以民族学田野调查为例[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张践;;论复合性民族与多元文化认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6 徐黎丽;;国家认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7 胡云生;;构想与现实:三重关系互动中的回族认同[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宫玉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进展——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的体会[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金柄珉;;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10 贾东海;;新世纪民族意识研究新动向新观点述评[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民族整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魏武 卫敏丽 傅双琪;中华民族已成中国各民族认同的统称和归属[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青海省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执笔 吴玉敏;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N];人民日报;2009年

4 樊红敏;民族认同感如何建构[N];郑州日报;2008年

5 王希恩;说民族认同[N];学习时报;2002年

6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国家认同下的民族认同与宗教认同[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广西融水苗族民族认同的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中央编译局当代所 李义天;构建认同意识下的多民族国家[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王本道;不信东风唤不回[N];盘锦日报;2008年

10 邸永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冶芸;民族政治精英的双重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闪兰靖;回族基层社区平衡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鲁艳;多民族杂居区民族边界与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杨晓纯;散杂居回族经济与回汉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梅;西安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姚静芬;内蒙古西部蒙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测量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张贺;延吉市朝鲜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4 苏薇薇;“权力的文化网络”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严义娟;在内地学习的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与社会适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温少玲;中华民族认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邓敏;哈尼族、彝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及注意偏向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喻明金;湘西农村地区苗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任青;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安玉杰;延边朝鲜族高中生民族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7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07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