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调适与民俗变迁——基于麻山苗族民俗转型的实证研究
[Abstract]: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Miao folk custom in Mashan, Guizhou Province, is a successful example of the cultural adjustment and folk custom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social change and the continuous collision of folk force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The cultural nucleus of Mashan and Miao nationality, "the king of Yalu", still dominates the local folklore as a living cultural symbol up to now. It is active in the field of wedding, funeral, Chinese New year to worship ancestors and drive out diseases and disasters, which is rare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even in the whole world. Therefore, it is of profou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ort out this kind of folk culture, clarify its longitudinal and horizontal changes, and explore how to debug and reconstruct i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change.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
【基金】:国家民委科研项目“苗族史诗《亚鲁王研究》”(14GZ2002) 国家民委人文社科基地“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设项目”(民委发[2014]37号)
【分类号】:K8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玲;;浅谈迷信与俗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周潇潇;;国际化:以民族志书写的名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丹麦电影的主题突破[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沙丹;刘桂宏;;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8期
4 杨佩;高凤;;大唐芙蓉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郎勇春;李刚;李伟艳;;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民俗体育演进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黄永良;傅纪良;;海岛民间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8 应杰;;论巴塘弦子舞蹈“传统·典范组合课”教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卢剑锋;;“民族志”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研究初探[J];今传媒;2008年07期
10 宋丽范;;东北传统游戏——嘎拉哈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郭云忠;;法学实证研究的种类及其地点选择[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立川;;中华传播习俗与世纪之初的大众传播[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纪洁;;压胜钱及相关问题略论[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4 吴成立;;民间组织与宗教:藏区乡村的社会控制——以西藏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为例[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5 王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法律地位[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娜;王玲娟;;从巴蜀菜名的独特视角品析中国文化底蕴[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黄永良;;海洋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家军;陈育伦;;刘家军、陈育伦:八闽“端午文化”的主要识别点举隅[A];2013年集美第九届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杜倩萍;当代中国草根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吐尔地·卡尤木;维村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迎芬;乐亭大鼓的民俗性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蒋作文;湘西民俗体育渊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贫;那卡壮族“戒邦”仪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贤军;广西白裤瑶村落体育文化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唐仕军;q"土窑工艺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马小平;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小明;湟中农民画的民俗文化学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坤;民俗学视野下的赵树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正彪;;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生计方式调适——贵州麻山地区苗族调查[J];三峡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本文编号:2196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9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