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西方教育领域的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对于我国的借鉴意义——以美国“肯定性行动”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22 18:43
【摘要】:本文以美国"肯定性行动"为例,探讨了西方教育领域的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的借鉴意义。美国经验说明,在各族群之间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使用带有种族或族群意识的政策进行干预,但是随着差距的缩小,这类政策必将成为过去。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把握好尺度,以免造成"反向歧视"和"污名化"问题。此外,"肯定性行动"现阶段所遭遇到的困境说明两点;一是任何一项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从逐渐弱化到最终取消,都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阶段;二是政策的定位不能只是停留在高等教育入学阶段,解决各族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Abstract]:Taking American affirmative ac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racial or ethnic preferential polici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the West.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shows that when the gap between ethnic groups is large, governments can use policies with racial or ethnic consciousness to intervene, but with the narrowing of the gap, such policies will become a thing of the pas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grasp the yardstick to avoid the problem of "reverse discrimination" and "stigmatization". In addition,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affirmative action at this stage illustrate two points: first, any racial or ethnic preferential policy, from gradual weakening to eventual elimination, needs to go through a long transitional period; Secon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licy should not only stay at the stage of higher education enrolment, but also solve the gap between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which is the key to the problem.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东凌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滕星,马效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J];民族研究;2005年05期

2 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3 王凡妹;;美国“肯定性行动”的历史沿革——从法律性文件的角度进行回顾与分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4 李晓霞;新疆高校招生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周成厚;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教育[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6 王凡妹;;试论意大利裔美国人在“肯定性行动”中遭遇的困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又专;吴丹妮;;各为其功 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李军平;;少数民族进城务工调查——以东莞谢岗镇务工的彝族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蒋桂东;;影响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因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李永忠;;浅析费孝通“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5 谢丽霞;王逍;;浅析中国蛇郎故事的文化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施云;;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民族意识觉醒与中华民族团结[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贾丽英;论汉代和蕃女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李联;;清初统治者民族心理探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马戎;论中国的民族社会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额尔敦吐;;高考民族倾斜政策的回顾与展望[A];“高校招生与宪法平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4 白建灵;;论回族形成的外部压力[A];第二次回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林家有;;论孙中山的大中华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A];2006民族宗教问题高层论坛暨甘肃研究基地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曲宗琴;;浅谈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A];百川横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黄向春;;“闽越”概念与福建地域文化研究[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雷弯山;;数字化时代畲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实践理性合理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10 王飞;;文化多元与人权普适——以和谐社会语境之民族习惯法的发展引导为例[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唐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8 丁德科;先秦儒道一统思想述论稿[D];西北大学;2001年

9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石丽丽;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罗淑珍;民族高校学生民俗承载状况的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王春荣;U厮Up政权民族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10年

8 岳婷;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热娜.买买提;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亮亮;新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价值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范可;西方有关少数民族权利的论争与实践[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许庆豫;试论教育平等与教育分流的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3期

4 朱世达;克林顿政府在肯定性行动中的两难处境[J];美国研究;1996年03期

5 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简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6 王铁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平等问题[J];民族研究;2000年05期

7 杨荆楚;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学科的发展与繁荣[J];民族研究;1998年05期

8 刘宝存;“肯定性行动计划”论争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J];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03期

9 马戎;;民族研究的创新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J];西北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10 李秀丽;翻译的核心是追求“本色”[J];外语教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万民;;采取措施,保证上级优惠政策的落实[J];中国民族;1991年02期

2 谭松;;漂亮的“丑媳妇”[J];公民导刊;1999年04期

3 田卫疆;制定和实施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的基本思路[J];新疆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4 冰启;;志愿服务,问点政策又何妨[J];民族论坛;2009年06期

5 ;当心优惠政策被“寻租”[J];当代广西;2004年19期

6 晏国政;曹健;;不要低保金,他们为何抢着进低保?[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年03期

7 徐西胜;;走民政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J];中国社会导刊;1999年01期

8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安置优惠政策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24期

9 张文雯;;公家炥歌:玩的就是心跳?[J];音乐世界;1995年04期

10 铁木尔;浅议“差距”[J];中国民族;198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公宁;;对新疆“7·5”事件所反映出的有关问题的看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2 陈德政;;以人为本 以农为主 切实做好清江水库移民外迁工作[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3 钟秀兰;;强化政府职能,,突出养老服务 全面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A];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积极老龄化”中文论坛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刘成文 李书婷;市领导调研 “机关服务年”开展情况[N];连云港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马金山;我州城乡解困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良好[N];昌吉日报;2007年

3 杨晓侠 付仕祥;丰宁落实优惠政策让困难群众过好春节[N];承德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晓东;法规岂能在优惠政策下“打折”[N];江淮时报;2006年

5 高新区(滨江)报道组 余小平邋记者 王成;层层递温暖[N];杭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杨宝迪;改制和并轨企业可享受优惠政策[N];长春日报;2005年

7 记者  陈程;符合条件者不必缴满医保费[N];哈尔滨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郝静;项项优惠政策温暖莘莘学子[N];阿勒泰日报;2010年

9 陈俊 张兴才;四川明确社区服务优惠政策[N];中国社会报;2001年

10 向林 文奎 蓉君;因灾倒房农户全部住上新房[N];扬州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宝龙;三江源区生态移民与社区重建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2 何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完善与区域发展[D];中南大学;2009年

3 于衍学;散杂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4 王蓓;完善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洪燕;生态移民项目的评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周斌;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侯晶晶;促进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8 阙宁蓉;我国第三部门在筹资中同政府互补合作关系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曹园园;青岛市慈善组织内部运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杨瑶;农村劳动力回流创业中的政府服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97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197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