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俗保护的“术”与“道”——“后文明”视野下的民俗保护

发布时间:2018-12-12 09:28
【摘要】:发展生产、促进经济是重要的,但让物质生产与精神安适同步,即让民俗主体获得精神上的安顿更是第一重要的。克服民俗保护中的"术"性,以更高的智慧即老子大道无为自然的精神让民俗主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才是可持续的出路。或者说,在"后文明"的层面维护民俗的心脏,让它有自主心跳,变静态断片式保护为动态"民俗场"的整体性保护,才是民俗可持续存在的根本。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to develop production and promote economy, but it is important to synchronize material production with spiritual comfort, that is to say, to make folklore subject get spiritual settlement. To overcome the nature of "skill" in the protection of folklore, and to let the folk subject "be happy with food, beauty, comfort and custom" is the sustainable way out with a higher wisdom, that is, Laozi Avenue is a natural spirit of inaction. In other words, maintaining the heart of folklore at the level of "post-civilization", allowing it to have its own heartbeat and changing static fragment protection into the holistic protection of dynamic "folklore field" is the root of the sustainable existence of folklore.
【作者单位】: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基金】:2012年度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白马藏族傩舞习俗与非遗文化多样性研究”(项目编号为1212-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89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原;;小国寡民及桃花源的“后文明”特质[J];科学经济社会;2012年01期

2 达达ZEN;;巴格鲁 印花布传奇[J];南方人物周刊;2010年3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松涛;;白马藏族原生态风情保护与开发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6期

2 何才;牛青;;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重构——以平武县白马藏族为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1期

3 王鑫;;浅析中国古代的“阴性文化”[J];沧桑;2008年02期

4 柯可;;提升中华软实力必须研易通儒明道弘法[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罡;;陕西楼观台数十万人朝拜老子[J];陕西林业;2008年02期

6 刘芸芸;;民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探讨——以山东省汶上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7 ;文化祭祖热:古代“明星”复活节?[J];世界博览(看中国);2007年07期

8 鸢尾花;;美教科书介绍中国名人:老子曾和佛祖辩论[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08年07期

9 巩见刚;董小英;;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家认知能力[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03期

10 林丰民;;菩萨、老子和耶稣的面孔[J];读书;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杝鼓a,

本文编号:237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7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