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共聚地区多元文化认同规律及特点分析——以怒江州丙中洛地区为例
[Abstract]: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culturalism identity in Pangzhongluo area of Nujiang Prefecture, the multi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multi-ethnic community often experienced the transmutation from the single identity to the multiple identity, from the identity conflict to the identity harmony. From the process of forced identity to voluntary identity, the crisis of identity is easy to be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fluctuations.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and economic relations affect the multicultural identity, and marriage is bridging the multicultural identity.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entity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边疆民族地区多元宗教和谐关系研究”(12XZJ0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边疆与西部项目“多民族共聚地区宗教和谐现状与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10XJC7300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志英;贡山县丙中洛地区多种宗教从冲突到并存、交融发展历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又专;吴丹妮;;各为其功 筚路蓝缕——羌民族宗教、文化研究百年(一)[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孙显元;;大学文化的载体和构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任裕海;论跨文化适应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李雪彦;;政府认同的二维理论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永忠;;浅析费孝通“多元一体”理论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谢丽霞;王逍;;浅析中国蛇郎故事的文化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7 张中卫;;虚拟实践的产生、结构与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施云;;近代反侵略战争中的民族意识觉醒与中华民族团结[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9 李联;;清初统治者民族心理探求[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修;;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比较研究——朝贡体制框架下的明蒙关系新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11年第2期[C];2012年
2 赵阿平;;肃慎—女真族系的民族学研究在黑龙江流域文明发展中的地位[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李兵;;试论道德的人类学基础[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周大鸣;;侨胞与族群边界的维持(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刘希;;法律:一种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文化——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法律保护诸问题的法律人类学分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何林;;多样的“天堂”之路——茶腊村三个不同宗教信徒的葬礼[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庄丽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表现与根源——中美文化比较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萍;;多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与共处历程——以云南省怒江州丙中洛为个案[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9 林家有;;论孙中山的大中华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丽;;文化公共性与公共性文化建设[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淑辉;当代中国交往理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6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豆海锋;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艳雁;达斡尔族舞蹈的流变与传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洋;中俄姓名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蓝韶昱;中越边境土司社会互动与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博;平山木柄瑶的社会变迁与科学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覃志鹏;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典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包国娟;从城镇化过程中居住格局的变化看民族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石丽丽;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曹祖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态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春荣;U厮Up政权民族关系初探[D];烟台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猷;;纪宝坤先生访问我会[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87年02期
2 王国剑;;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多元性[J];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壁生;;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09期
4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J];学术界;2009年02期
5 李小宁;朱为鸿;;多元文化视野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创新[J];宁夏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6 程安垣;;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团结教育的有益实践[J];民族论坛;2011年03期
7 周伟洲;;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状[J];西北民族论丛;2004年00期
8 陈育梅;滕菲菲;;族群认同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9 邱仁富;;论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王朝元;陈静;;全球化语境下黑衣壮族群文化发展及文化认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伯孳;;菲律宾华人文化认同与菲华社团[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俞云平;;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血缘地缘纽带[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4 张践;;论复合性民族与多元文化认同[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5 王爱国;;多元文化中和谐共处的云南宗教——兼谈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6 田兰;;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政治文化之维[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后记[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8 李向平;;宗教组织及其适应型认同模式——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协调功能[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9 徐黎丽;;国家认同——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的核心因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10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长江 本报副总编辑;浅谈民族文化传播在文化认同中的引导作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2 严梦春;全球化背景下同样需要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N];中国民族报;2006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何星亮;城市流动人口促进民族互动和文化认同[N];人民政协报;2006年
4 李伟 丁明俊;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N];民族日报;2010年
5 杨文炯;回族社区:“单位”之间的社会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马新宇;论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N];吉林日报;2010年
7 陈丽华;外国政要向华侨华人祝贺新春[N];人民日报;2007年
8 王美华;建设和谐城市以和谐社区为基石[N];深圳商报;2005年
9 普驰达岭;文化认同与心灵归一:彝学走进人民大会堂[N];中国民族报;2007年
10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张海洋;少数民族看奥运,多少祈盼在心中[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贺彦凤;当代中国宗教问题的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丽剑;“民家情”:散杂居背景下的族群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罗俊,
本文编号:2396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396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