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至十一世纪漠北游牧政权的出现——叶尼塞碑铭记录的九姓达靼王国
[Abstract]:Nine datars is a nomadic tribal alliance that occupied the heart of the Mongolian plateau from the tenth to the eleventh century. Its name appears in the inscription of Yenese inscription Harbis Bari. Among them, the text after lkaB, can be read as "toquz tatar elik / bard" m (I went to the Kingdom of Dartar).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lan imprint of the inscriptions of Halbis Barry and Elegest1 (E10), Begre (E11,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cords of China made in the inscription of Begre, the chronicle of the inscription of Halbis Barry should be the tenth century. The use of "el" after the tribal name in the Uighur literature and the title of the ethnic Dartars of Han nationality indicate that the nine datars at that time were a kingdom. Han nationality recorded that in the tenth century, in the name of King, Lady of Heaven and Prime Minister, tribute was paid to the State of Dartar in Song Dynasty, not Hexi Datars, but nine surnames of Dartar. In the tenth century, the nine surnames of Dartar were called "nine surnames of the Kingdom of Dartar". The tradition of nomadic regimes in the northern desert was uninterrupted after the shrewd Gladys withdrew from the north of the desert. Genghis Khan founded the Great Mongolia, should be inherited nine surnames of the Kingdom of Dartar regime tradition.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世纪中期至十一世纪漠北草原历史研究(批准号12XMZ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K87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盛璋;敦煌于阗文书中河西部族考证[J];敦煌学辑刊;1990年01期
2 孙修身;试论甘州回鹘和北宋王朝的交通[J];敦煌研究;1994年04期
3 施安昌;故宫藏敦煌己巳年樊定延酒破历初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3期
4 刘浦江;再论阻卜与鞑靼[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5 黄盛璋;敦煌于阗文P.2741、ch.00296、P.2790号文书疏证[J];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陈立柱;;刘知几史学变革观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曹小云;;早期汉译佛经与中古汉语词语溯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陶智;;中古汉语词义琐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黑维强;;论古代契约文书的文献特点及词汇研究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姚明明;;浅论中国古时蚕业的科技文化交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9 周晓光;清代徽商与茶叶贸易[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10 瞿林东;史学与艺术[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明;;明代诏敕的类型——以明初外交诏敕为例[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2 朱悦梅;;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的关系及其特点——甘州回鹘历史区域地理分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赖瑞和;;论唐代的检校郎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4 刘向阳;;唐太宗选择昭陵陵址时间及长孙皇后殡地小考[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杨森;杨诚;;敦煌文献所见于阗玉石之东输[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6 贾志刚;;《唐魏系墓志》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董志翘;;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郭海文;;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考释[A];唐史论丛(第十七辑)[C];2014年
9 陈文庆;;唐代福建佛教的几点观察——刘轲《福州东山圣泉法华院记》佚文释证[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10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因假借误释词条举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袁梅;中国古代神话中智慧导师阿尼玛原型及其承传移位[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清慧;明代藩府刻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周景勇;中国古代帝王诏书中的生态意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4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丽;两宋的僧诗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艳芳;皮日休吴地创作与吴文化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陈天e,
本文编号:2422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2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