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的姓氏与取名述略
[Abstract]:The Yi nationality of Liangshan is the best at memorizing the family pedigree.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some surnames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the reasons for the multiplicity of surnam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names, according to the life palace, worship objects or Chinese zodiac signs. Therefore, from the custom of naming many ways, take the Han surname and first name characteristics, and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nvestigation examples analysis or confirmation, in order to show Liangshan Yi name culture grand view.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四川少数民族姓氏与取名”(XBYJB20100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德朝;;凉山彝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及价值[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05期
2 东潇;;西南彝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蒋星梅;;彝族创世史诗《冷斋调》的死亡文化解析[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孙勇;李应芝;;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认同调查——以云南宁蒗(小凉山)松树河彝族与新平(哀牢山)波村彝族调查为例[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李子贤;大凉山美姑县彝族神话与宗教民俗[J];楚雄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6 李子贤;大凉山美姑县彝族神话与宗教民俗[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7 陈永香;;彝族民居民俗文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彭筱;;四川凉山地区彝、汉两族女性大学生体质对比与分析[J];大家;2012年08期
9 穆杨;;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发展现状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10 李剑;;本地人视角下的习惯法规范与纠纷——以凉山彝族为例[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李列;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菊;从“他者叙述”到“自我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4 严文强;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历史流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赖毅;彝族生物多样性智慧及其农业生产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赵勇;竞争与合作:凉山彝区民间调解与国家司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莹;彝族典型纹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2 尹正安;火光里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德朝;凉山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武光丽;彝族服饰图案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薇;彝族原始宗教与神话中的女性崇拜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吴晓露;扮演式游戏的探索与实验[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7 王晓庆;彝族婴幼儿家庭教育传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王健;四川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阮池银;云南小凉山彝族苦荞文化的环境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10 吕由;凉山彝族的纠纷与纠纷解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庆忠;林耀华教授和他的凉山彝族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苑建国;浅谈马克思主义在凉山彝族地区的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2年01期
3 梅溪 ,河森;大凉山彝族同胞的骄傲——访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彝族将军吉木约打少将[J];西南民兵杂志;1994年07期
4 范利平;;凉山彝族有关女性问题习惯法的特点[J];现代法学;1991年02期
5 陈国光;印度种姓制度与凉山彝族等级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刘正发;;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特性初探[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陈小虎;;论凉山彝族“尚武”之风[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伍精华;;凉山,祝你团结富强[J];中国民族;1989年S1期
9 杨兆麟;古朴的华贵——探访凉山彝族民间工艺[J];今日民族;2003年07期
10 石林林;;凉山建立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英文)[J];Women of China;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冯敏;;凉山彝族农村妇女的婚姻地位[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3 潘正云;马林英;;凉山彝族女童教育应为特别关注领域[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冯敏;伍精忠;;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功能的现代调适[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5 史波;;论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的婚姻和家庭形态兼与张光显同志商榷[A];民族学研究第七辑——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4年
6 周继昌;黄承钰;朴建华;;凉山彝族成人膳食营养状况[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2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林泳海;崔同花;沈毅敏;;3.5-6.5岁儿童名字书写的发展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孟晓熙;;浅析“金陵十二钗”名字中的语音隐喻[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9 李e,
本文编号:2425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25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