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与土家族生计变迁六十年——湘西龙山县草果村的再研究
[Abstract]:In the late 1950s, the investigation team of Hunan Minority Society and History, Institute of nationaliti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rried out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 the village of Caoguo in Longshan County, Western Hunan Province, and left a valuable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way of livelihood of the contemporary Tujia people has changed greatly, and the rare land resources in the area are still in the state of being idle. These changes are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co-action of the local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result of the villagers' active choice and adaptation. The agricultural, forest, pastoral and diversified means of livelihood are suitable for the physical and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ujia area,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must make rational use of local resources and ecology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视角下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11BMZ06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辛维举;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2 罗康隆;论民族生计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莉曼;;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黄彩文;;社会变迁中的布朗族文化——双江县一个布朗族村寨的人类学调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3 周建新;张勇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生计模式转型探析——以客家古村三僚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严奇岩;;从竹枝词看清代贵州民族生计方式及其特点[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5 王毅杰;李利浩;;多元生计模式下的移民生产安置[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魏乐平;;云南藏区乡村多元生计变迁的经济人类学分析——以云南德钦县茨中村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4期
7 罗承松;;苦聪人生计模式的变迁及其适应——以镇沅县恩乐镇易地搬迁的苦聪人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33期
8 田俊迁;;地力山土族生计方式与家庭经济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额尔敦;乌力更;;浅论草原文化三要素[J];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10 罗义群;;强悍狞厉亦真亦幻与荣名为宝——论苗族斗牛的生命美学特征[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明;骆江玲;;湿地管理中的生计替代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戴嘉艳;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郗春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许春清;新型民族关系论[D];兰州大学;2008年
5 魏秦;黄土高原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柴军;新疆牧民生产决策行为与草地退化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刘瑶瑶;青海海西州汉族移民文化变迁及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马海寿;当代新疆昌吉地区回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谢立宏;宁夏固原饮河村回族失地农民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安静;布朗族民间信仰的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恒聪;库区移民生计的断裂、恢复与转型[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温慧舒;基于贵州白裤瑶“蚕丝文化”田野调查的影视人类学阐释[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辉;那达慕源流及其文化精神[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臻;彝族撒尼人经济生活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韦佳良;瑶族归侨的生计变迁与文化适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郭红霞;参与式社区共管地区农户生计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郝世亮;生杰环境脆弱地区农民生存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会勉;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9 肖宝玉;山区县市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苏娟;贵州省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生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D·凯普兰;R·曼纳斯;王庆仁;;当代进化论[J];民族译丛;1983年03期
2 石川荣吉;佐佐木高明;尹绍亭;;民族地理学的学派及学说[J];民族译丛;198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心林;土家族民间信仰的变迁——以拉西峒村为个案[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李伟;;重庆秀山“金珠”苗族村的民俗文化及其变迁[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莫代山;;国家在场与民族认同意识变迁——以廪君神话发源地“五落钟离山”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4 赵平略;贵州土家族族源探讨[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唐聪;姬绪华;;建设优美和谐民族乡——宜都市积极把握“1+1”对口帮扶机遇促进潘家湾土家族乡又好又快发展[J];民族大家庭;2010年01期
6 田荆贵;确定土家族为单一民族的时间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7 鞠卒;;三县脱贫感谢共产党[J];中国民族;1990年06期
8 杨再荣;印江土家族傩文化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03期
9 周兴茂;崇力尚勇──土家族的特殊伦理倾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徐佩印;海外华族的变迁和崛起浅析[J];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费凡;;建国60年官民沟通模式之变迁[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蒋军成;;西方公共行政理论范式演变综述[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锦;;聚落生态系统变迁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对泸沽湖周边聚落的研究[A];“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C];2003年
5 骆江玲;;布衣族生计与耕牛文化的共变机制研究——以一个黔西南布依族村庄为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周建新;;跨国民族“和平跨居”模式再讨论——以中国南方与大陆东南亚跨国民族地区为例[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穆土;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民族地区文化资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田丽芳;走过贫困[N];西部时报;2006年
3 刘晶彦;雨过天晴迎日出[N];张家界日报;2008年
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N];团结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典隆重举行[N];铜仁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冯建伟 陈四化;东十里铺村的变迁[N];农民日报;2001年
7 潘屹;变迁社会中的政府行为和责任[N];中国社会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蒲智 张勇;印江各界隆重庆祝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N];铜仁日报;2007年
9 特约通讯员 田维进;思南县土家学研究会挂牌成立[N];铜仁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郭孝洪 通讯员 刘梦;“土家族之花”期待绽放[N];湖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心林;南部方言区土家族族群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刘祥学;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李然;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占乐;现代城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兴起、变迁与模式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路宪民;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D];兰州大学;2008年
6 吴承富;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村社政治体系变迁[D];吉林大学;2008年
7 解志伟;新疆木垒县乌孜别克族游牧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沈再新;散杂居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49~2008)[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马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志军;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社会功能及其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马莉;中俄关系视野下的华侨华人[D];暨南大学;2008年
3 王树春;保安族生计方式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马少虎;改革开放以来东乡族社会结构变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饶峻妮;改革开放以来峨山彝族传统观念的变迁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6 张娟;甘南牧区藏族佐盖多玛乡社会生活方式变迁调查[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7 肖彩雅;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缅甸华侨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9年
8 吴德波;多元治理下政党政府合法性论证[D];河南大学;2007年
9 李付兵;历史上四川回族的地域分布及其变迁[D];西南大学;2008年
10 韦恒聪;库区移民生计的断裂、恢复与转型[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554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45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