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变迁中的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9 06:3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全球化也席卷而来。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已然形成不逆之势的当下,包括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内的地区性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严峻的挑战。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凝结,反映了文化、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凝聚着同一群体文化心理积淀的民间舞蹈艺术,它植根于本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之中,并在其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而班利村的摆舞正是拉祜族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回乡班利村有着“摆舞之乡”的称号,故成为本论文的田野点。拉祜族共有“芦笙舞”“摆舞”和“跳歌”三大民间舞蹈样式。其中,摆舞因其欢快活泼的节奏、富于变化的动作,成为拉祜族人民尤其是拉祜族青年群体最喜欢的舞蹈样式之一,本文就以班利村的拉祜族摆舞作为研究主体,试图在文化变迁的视域中对其做出梳理。舞蹈是一种以人体为载体的社会文化形态及艺术领域里最早产生的一个艺术门类。同时,由于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征系统,具有先锋性和前瞻性,所以本文对于摆舞艺术的研究不仅仅只是对于其本身艺术特色的研究,而是首先对拉祜族及其拉祜族民间舞蹈做出简要概述,并针对班利村摆舞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拉祜族摆舞在审美认知和审美娱乐两大艺术功能入手,对摆舞的留存和变迁进行研究,探索摆舞对于凝聚民族向心力和发展国家文化策略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出摆舞活态化发展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5
本文编号:2720435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尷起;;“行行出彩”[J];世界知识;1962年18期
2 段奇清;;生命的摇摆[J];人大建设;2013年07期
3 梁国均;;七律 追忆少年雅趣[J];开心老年;2009年07期
4 刘洁岷;;刘洁岷(一首)[J];诗歌月刊;2009年04期
5 林湄;;我与灵魂对话[J];诗刊;2000年03期
6 王荣元;李多甫;;节日好[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08年01期
7 周荣新;;笙笛隐现白云处[J];云岭歌声;2005年04期
8 雨周;;舞彩澜沧[J];今日民族;2013年03期
9 ;“为醉心于这种音乐的人v|愁”[J];人民音乐;1959年09期
10 ;如何做到不解风情[J];视野;2010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钟根清 通讯员 张爱微 朱夏华;青田万阜“稻海”的富民实践[N];丽水日报;2016年
2 马力;心窗绿影[N];中国旅游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卫玮;文化变迁中的拉祜族摆舞艺术功能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2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72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