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近代开原满族的衣食住行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29 10:35
【摘要】: 区域文化研究和城市发展史是现在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方志学的知识,在回顾开原的历史,特别是明清之际,开原满族与汉族之间的交往,到清时满族取代汉族成为开原地区主体民族这一历程。在中国近代化的背景下,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析近代开原满族的生活习俗变化,从单一的民族习俗发展到融合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具有地方性特点、时代性特点的新的生活习俗。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文化的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兼收并蓄表现的尤为明显。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说明民族文化会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形态的变迁等发生变化,形成新的习俗文化。从开原满族生活习俗的变化来反映开原近代化之下的文化变迁和发展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8
【图文】:

开原,城门


同年置三万卫于此,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 年)迁辽海卫于此,明永乐七年(1409 年)置安乐、自在二州,后金天命四年(1619 年)开原城被努尔哈赤率兵攻破,清康熙三年(1664 年)设开原县(图1.1),隶属奉天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改府为省,开原属奉天省,中华民国十八年(1918 年)开原属辽宁省,“九一八”后开原沦陷,属伪奉天省,抗战胜利后,开原成立民主政府,属辽宁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原属辽宁省至今。开原曾为三国古都,五朝重镇。历史上,曾为古扶余国国都。1213 年,耶律留哥建立东辽国,定都咸州(今开原)。1217 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叛金后成立东夏国,建都开元城(今开原)。后为蒙古所灭。(图 1.1 开原城南城门迎恩门)

满族,服饰,马褂


(图 2.1 满族长袍)马褂是满族传统服饰中的一种,多为男子穿着,样子类似我们今天的上衣,有对襟、斜襟等款式,短衣短袖,衣不过腰,袖不过肘,在满族游牧时期,是骑在马上经常穿着的服饰。马甲则是汉族的传统服饰,生活在城市中的满族人接受了汉族的服饰,并加以改良,配合着长袍、马褂穿着。形成了具有新的民族气息的服饰文化,经过满

旗袍,满族


我们可以在一些影像资料里看到在西方很多妇女喜欢穿着领口很高的裙子,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这种流行与西欧的美学概念便融入到中国人的文化里,“妓女之高领像朝天马蹄袖”、“饰衣领之洋纱边,像洋灰鼠出锋”。21衣服的袖子也发生重大改革,传统的满族妇女服饰的衣袖多以宽大为主,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十分的不方便,而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短窄的袖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样一来突显了妇女手部和臂部的娇美肌肤,二来在生活和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袖子过常而受到影响,这种趋势甚至一直影响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八分袖、六分袖,不得不说这是当时文化的一种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一种认同。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旗袍在这一时期成了主流,清朝灭亡后,旗袍不再是满族妇女的专属,汉族妇女也开始穿着,并在旗袍上添加了新的元素,西方服饰中的立领出现在了旗袍上,经过改良之后,穿着在满汉妇女身上的旗袍已经变成了立领、坎袖、收腰、高开衩、色彩艳丽、图案繁多的新服饰了。如图 2.2 中左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秀荣;试论满族生活习俗对北京地区的影响[J];北方文物;2005年01期

2 李景瑞,铁男,胡忠敏;承德满族生活习俗探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3 庞凤芝;承德地区满族生活习俗探究[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孟祥义;满族服饰浅论[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年03期

5 范彬;满族衣食住风俗述略[J];满族研究;1994年01期

6 刘威;;论开原市发展规模扩大的可行性及发展前景[J];商场现代化;2008年15期

7 吕美颐;中国近代女子服饰的变迁[J];史学月刊;1994年06期

8 刘明新,李自然;满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773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773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