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流域藏族民间“玛汗”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07:11
“玛汗”((?)),藏语中意为摆阵,流行于白龙江流域的迭部县与舟曲县一带藏区,是吐蕃军队的遗风。本文以文化人类学为理论视角,深入田野调查为实践基础,选取白龙江流域中盛行“玛汗”仪式的中、下迭部地区和舟曲憨班为个案点,比较上述三个地区“玛汗”的行为仪式和唱词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玛汗”仪式的起源、变迁、功能等展开讨论和研究。中迭部地区在每年农历11月举行“垛”仪式,而“玛汗”仪式正是构成此地“垛”文化节日的主要内容之一;迭部下区将“玛汗”仪式作为民间纯粹的娱乐游戏方式,一般会选择良辰吉日进行。舟曲憨班地区把“玛汗”仪式归纳到“多地舞”当中,他们开展“玛汗”仪式是在每年的农历五月“药师佛”节。三个地区共称“玛汗”却存在不同的的表达方式和文化类型。通过对三个地区的比较,发现它的起源跟吐蕃军队在出战前进行的宗教仪轨,以及吐蕃军队文化密切相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玛汗”仪式结合“垛”文化,在白龙江流域的藏族聚居区盛行,由于不同时期的人们所面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不同,导致“玛汗”仪式的传统文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随着“玛汗”行为仪式和内涵的变化,唱词内容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比较三个地区的唱词内容,三者共同描述了“玛汗”仪式的起源、英雄史相关的内容。随着文化组成部分和意义的变化,它的功能也存在差异。迭部中区的人们认为,垛文化节日中的“玛汗”仪式具有为此生消灾解难,解决部落冲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能;舟曲憨班地区的“玛汗”仪式以供水神为主,它有风调雨顺,大获丰收的功能。迭部下区的“玛汗”仪式有文化知识传承、娱乐等功能。“玛汗”仪式已成为白龙江流域藏族民间文化中精美的“唐卡”,是民间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学位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12.4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本文编号:2833385
【学位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C912.4
【文章目录】:
摘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翁彬彬;;甘肃舟曲多地舞的艺术特征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九洛;白龙江流域藏族民间“玛汗”仪式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33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83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