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的原始认知与形象投射——以偃师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3 14:51
借助田野调查方法,以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等地非正统的民间鬼神信仰为例,探讨作为原始文化的残存而遗留在当代社会中的民间土生土长的观念所包含的前科学、前逻辑的思想方式。这种未驯化的思维以具象化的感知为起点,没有一以贯之的逻辑结构,却依据联想中的互掺和心理上的近似设立关联。它注重内心感受的真实,而不是面向外界的客观的真实。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主体意识尚处于朦胧幽暗中,未从客体中充分分化。
【文章来源】:民族论坛. 2018年04期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交号”中用于向神明乞求“显灵”的号布
解,从无定则,犹如上古时期的巫师根据兆象判断吉凶。在以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中,当代人力求发现不为外在现象所制的恒定的规律,并以能反应客观事实为上。但在原始思维中,一切都是随着满含感情的意象的流变而流变的,情感上的融通比事实上的准确更重要。二、镜面认知情感高于事实,主观并不反应客观,这在原始思维中还有另一重要表现。偃师市南洛河岸边塔庄村村民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为村中庙宇中王殿所供奉的主神——中岳嵩山山神举行的庙会上焚烧了大量纸钱、纸衣裳、纸鞋等,作为对福祐一方的神明的礼敬。图2塔庄村中王殿庙会现场(作者摄于2017年4月14号)如图所见,地面上摆放的是准备为“中王爷”焚烧的彩轿和衣履这并非个例,每逢村庄中有庙会、开光、过年等盛大活动,总会有人在神祇前焚烧各类纸扎。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是香客们的上香日,届时,神龛前也会焚化纸钱、纸扇等物品。百姓们在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乡间传统鬼节,传说是为去世的亲人“送寒衣”的日子)为家中去世的亲人所焚烧的物品也是金银箔、五色纸、纸衣。但是,百姓们在神龛前烧香烧三支,上坟时烧香烧一支。可见,在民间烧香人的心目中神与鬼虽是一种性质的存在,却还是有区分的。双泉村村人L讲述,神鬼都是“灵体”,因脱去凡胎肉身而高于生人。③对于高于自己的“灵”,人有依恋与畏惧两种感情,于是产生了神与鬼两种存在,这是人内心中的善与恶观念的外化与形象化。从心理学上讲,“世界”意味着我如何看世界,我对世界的态度;这样的世界可以看做是“我的意志”和“我的表象”。[6](P.16)这样出现的世间万物犹如从镜子中看到的那样,摆脱不开内心的影像。荣格很早就发现了这种镜面效应对认知的作用:我们的意识会向我们展?
本文编号:2914722
【文章来源】:民族论坛. 2018年04期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交号”中用于向神明乞求“显灵”的号布
解,从无定则,犹如上古时期的巫师根据兆象判断吉凶。在以概念为基础的逻辑思维中,当代人力求发现不为外在现象所制的恒定的规律,并以能反应客观事实为上。但在原始思维中,一切都是随着满含感情的意象的流变而流变的,情感上的融通比事实上的准确更重要。二、镜面认知情感高于事实,主观并不反应客观,这在原始思维中还有另一重要表现。偃师市南洛河岸边塔庄村村民在农历三月十八日为村中庙宇中王殿所供奉的主神——中岳嵩山山神举行的庙会上焚烧了大量纸钱、纸衣裳、纸鞋等,作为对福祐一方的神明的礼敬。图2塔庄村中王殿庙会现场(作者摄于2017年4月14号)如图所见,地面上摆放的是准备为“中王爷”焚烧的彩轿和衣履这并非个例,每逢村庄中有庙会、开光、过年等盛大活动,总会有人在神祇前焚烧各类纸扎。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是香客们的上香日,届时,神龛前也会焚化纸钱、纸扇等物品。百姓们在清明节、农历十月初一(乡间传统鬼节,传说是为去世的亲人“送寒衣”的日子)为家中去世的亲人所焚烧的物品也是金银箔、五色纸、纸衣。但是,百姓们在神龛前烧香烧三支,上坟时烧香烧一支。可见,在民间烧香人的心目中神与鬼虽是一种性质的存在,却还是有区分的。双泉村村人L讲述,神鬼都是“灵体”,因脱去凡胎肉身而高于生人。③对于高于自己的“灵”,人有依恋与畏惧两种感情,于是产生了神与鬼两种存在,这是人内心中的善与恶观念的外化与形象化。从心理学上讲,“世界”意味着我如何看世界,我对世界的态度;这样的世界可以看做是“我的意志”和“我的表象”。[6](P.16)这样出现的世间万物犹如从镜子中看到的那样,摆脱不开内心的影像。荣格很早就发现了这种镜面效应对认知的作用:我们的意识会向我们展?
本文编号:29147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147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