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赫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14:22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地区有发展特色旅游业得天独厚的地缘位置。赫哲人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却有濒临消亡的趋势。如何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开发给赫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足够的发展空间,让民族文化的自我调控能力发挥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升华,达到保护与开发共羸。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18年02期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赫哲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概述
    (一) 赫哲族的渔猎文化
    (二) 赫哲族伊玛堪
    (三)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
    (一) 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开发旅游资源
    (二) 以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旅游资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羸
    (一)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前提, 科学编制赫哲地区旅游发展规划
    (二) 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性原则
    (三) 在保护与开发中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自我调控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 李先伦,金一兰,张海伟.  经济纵横. 2016(12)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保护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 吴芳梅,郑建锋.  贵州民族研究. 2016(11)
[3]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创新发展研究[J]. 张文瑞.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4(04)
[4]民族文化在民族旅游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延展性解析[J]. 孙嘉欣.  贵州民族研究. 2014(06)
[5]北方人口较少民族旅游经济发展初探——以赫哲族特色游为个例[J]. 郭晓勋.  学术交流. 2011(08)
[6]试论赫哲族生态游的内涵及逻辑起点[J]. 郭晓勋.  学术交流. 2010(10)
[7]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J]. 崔玉范.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0(03)
[8]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孙国学.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1)



本文编号:2916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16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