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新型城镇化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8个城市的问卷调查

发布时间:2020-12-15 15:25
  文章基于全国8个城市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需求的现实状况以及权益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权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存在差异性认知,相比市民权益,他们更重视劳动权益。工资、子女教育、社会保险与福利、住房既是高度重要性权益,也是迫切需要政府加以保障的权益。受教育年限越长,就业身份为雇主,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越倾向于选择市民权益作为第一重要权益。受教育年限越长,就业身份为雇主,收入水平越高,流入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越倾向于选择市民权益作为第一迫切权益。为了精准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政府需要根据少数民族的主体需求与权益赋重,建立分层次、分重点、有针对性的权益保障体系。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
二、社会调查与样本信息
三、权益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一)权益的重要性
    (二)权益的迫切性
四、变量介绍、模型设计与回归结果
    (一)变量介绍
        1.因变量。
        2.自变量。
    (二)模型统计与回归结果
        1.权益重要性模型与回归结果
        2.权益迫切性模型与回归结果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保障研究述评[J]. 朱军.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2]中国农民工市民化之路[J]. 沈水生.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8(12)
[3]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出路[J]. 刘立敏.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4]市民化政策应紧扣农民工定居决策过程[J]. 赵俊超.  中国发展观察. 2017(Z1)
[5]中、东部地区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制度融入状况——基于武汉、广州、杭州、宁波的调查[J]. 李吉和,卢时秀.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6]我国中东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方式评析[J]. 彭建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1)
[7]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探析[J]. 虎有泽.  青海民族研究. 2013(03)
[8]论农民和农民工的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J]. 李强.  河北学刊. 2013(04)
[9]非正式自雇就业农民工的社会网络特征与差异——兼对波斯特“市场化悖论”的回应[J]. 万向东.  学术研究. 2012(12)
[10]农民工的权益谱系与公共政策保护研究[J]. 李超海.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2(05)



本文编号:2918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18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8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