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仿山庙会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8:39

  本文关键词:仿山庙会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庙会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种,据载最早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庙祭祀活动。时至今日,庙会不仅是民间大众文化集中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民间商品活动汇集的中心;既展示了古老的信仰崇拜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存在状况,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研究庙会也就是对大众文化生活的一种探索。庙会在传统中国民间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庙会活动与当地人民的经济状和神灵信仰程度密不可分。各地庙会,一般是在特定纪念日,如所谓的神的诞生日或祭日举行。除了给神灵上香,庙会上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临时搭建的戏棚举行地方戏展览活动。在我的家乡,鲁西南菏泽一带,庙会又俗称“会”,去庙会烧香敬神或买卖物品又称“赶会”。由于笔者自幼便生活在农村,熟悉农村的生活环境,受到周围民众文化信仰的影响,对其精神生活感到好奇,尤其是对终年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庙会活动,笔者认为,在乡村,庙会文化足以体现当地民众的精神生活及其文化观念,庙会活动的举行,既是为了酬神祈福,同时又可以放松身心、调剂生活、以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投入生产,,提高经济收益。
【关键词】:仿山 神灵信仰 庙会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第一节 选题概述9-12
  • 一、 庙会的研究意义9-10
  • 二、 庙会的研究历程10-11
  • 三、 仿山庙会的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2-14
  • 一、 田野调研法12-13
  • 二、 文献分析法13-14
  • 第二章 仿山庙会依托的自然人文环境14-24
  • 第一节 仿山庙会形成的自然环境14-17
  • 一、 地理概貌14-16
  • 二、 信仰文化16-17
  • 第二节 仿山庙会形成的人文环境17-24
  • 一、 贵族墓地群:永记心间的曹叔振铎17-20
  • 二、 集儒、释、道精粹的信仰文化20-21
  • 三、 引人遐想的历史名人21-24
  • 第三章 仿山庙会的信仰文化探秘24-35
  • 第一节 仿山庙会的神灵信仰及仪式24-28
  • 一、 仿山庙会的神灵信仰24-26
  • 二、 仿山庙会信仰中的宗教仪式26-28
  • 第二节 仿山庙会信仰与民众生活28-35
  • 一、 仿山庙会信仰与生活28-29
  • 二、 仿山庙会信仰与社会建设29-35
  • 第四章 仿山庙会信仰现状及其社会功能35-41
  • 第一节 仿山庙会信仰现状35-38
  • 一、 仿山庙会活动的参与主体35-36
  • 二、 仿山庙会上的民俗事象36-38
  • 第二节 仿山庙会的社会功能38-41
  • 一、 潜存于民众观念中的心理作用38-39
  • 二、 对当地民众意识的积极影响39-40
  • 三、 经济生产的牵动力40-41
  • 第五章 仿山庙会文化的传承性保护策略构想41-50
  • 第一节 仿山旅游区现状41-45
  • 一、 与定陶仿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通力合作41-42
  • 二、 仿山旅游区内旅游文化打造42-45
  • 第二节 对发展仿山庙会文化的两点建议45-50
  • 一、 保护工作的主导思想45-48
  • 二、 对传承工作的建议补充48-50
  • 结语50-51
  • 参考书目51-53
  • 附图53-55
  • 致谢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电;中国大众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负效应及整合[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金民卿;全球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J];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3 王海柳;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青年探索;2002年06期

4 王立科;大众文化与青年的道德失落[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杜成君;大众文化对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傅守祥;;大众文化的消费逻辑[J];今日中国论坛;2008年05期

7 金民卿;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双向互动[J];宁夏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8 许士密;论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J];理论导刊;2005年05期

9 张纯颖;文化的“波普”与清贵[J];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04期

10 雷丽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文化对青年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明俊;;大众文化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方向[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王向峰;;辽海讲坛第二讲 大众文化的根性与易境之改塑[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3 朱效梅;;以邓小平理论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刘艳雪;;从消费文化中构建积极的大众文化初探——以“昕薇MOOK”首套系列丛书策划为例[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5 吴晓都;;列宁与20世纪大众文化[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代迅;;我国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外观论析[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王卫华;高明航;卢文梅;;关于现代科技革命与文化的思考[A];现代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与思维创新研讨会议论文[C];2003年

8 杨晓;;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与城市大众文化[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林存秀;;走出古典之后——民国初年的大众文化与小知识分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10 张同胜;;《水浒传》与大众文化[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俐;话说大众文化[N];西藏日报;2002年

2 许锋;大众文化的迷失[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谭丽娟;用电视解读大众文化[N];中华新闻报;2003年

4 段建军;用先进文化提升大众文化的品位[N];光明日报;2002年

5 ;大众文化 雅俗共赏[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6 卢蓉;大众文化之世俗剧[N];文艺报;2003年

7 邹广文;大众文化与当代[N];学习时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与大众文化一起喝下午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封秋昌;作家要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N];文艺报;2010年

10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欣欣;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的视觉化生存[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4 高岭;审美文化语境中的商品拜物教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谢中山;全球化语境中当下中国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陆敏;文艺学视野中的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分层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7 黄品嘉;论文化产业精英的文化品格养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鹏飞;大众文化视野中历史电视剧的叙述策略[D];复旦大学;2006年

10 王亚南;中国语境下的消费主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中山;影响的焦虑——大众文化与新生代作家[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志;本雅明大众文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贞;论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岭;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运用的语境化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史岩;经典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剑萍;当代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宗立华;大众文化的本质、作用和建设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月;转型期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若岚;“华服之秀”:以服装为隐喻的大众文化诗学[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关键词:仿山庙会文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3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