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龙”——五帝时代的中原水居民族集团
发布时间:2021-01-21 15:11
"四灵"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概念,其形成与史前民族的构成与发展直接相关。就"龟龙"而言,代表的是五帝时代中原水居的华夏民族,与"麟凤"代表的东方山居的东夷民族相对。由于这种灵物信仰脱胎于图腾崇拜,"龟族"与"龙族"也就真实存在,并发挥着重要影响。只是与早期"龙族"便已形成的主导地位相适应,崇龙现象更甚崇龟,"龙"已然成为标榜首领地位的灵物。至于"龟灵",则更多体现在龟卜活动的延续与龟兆是从的态度。"龙"与"龟"共同具有的代表性与有所分别的主从地位,意味着"龙族"的概念得到了延展,"龟族"成为其中之一,这样"龙"终究演变为史前华夏族的文化符号。这一地域民族集团的存在事实,便是"二灵"成组的原因。而由此更可感受到,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认同与渗透,正是民族共同体建立与维护的必要前提。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4)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龟龙”共同的民族属性
(一)“龙灵”族属华夏
(二)“龟灵”同属华夏
二、“龙族”与“龟族”的关系
(一)“龙族”的主导地位
(二)“龟族”的从属地位
三、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J]. 李伯谦. 华夏考古. 2015(04)
[2]先秦时期“民族”概念的演变与定型[J]. 何丹.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3]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J]. 刘铮. 四川文物. 2015(02)
[4]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J]. 王晖. 考古学报. 2007(01)
[5]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J]. 蔡运章,张居中. 中原文物. 2003(03)
[6]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J]. 张居中,潘伟彬. 华夏考古. 2002(02)
[7]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J]. 萧兴华. 音乐研究. 2000(01)
[8]郑州西山发现黄帝时代古城[J]. 许顺湛. 中原文物. 1996(01)
[9]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J]. 冯沂. 文物. 1989(01)
[10]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J]. 华夏考古. 1988(02)
本文编号:2991391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4)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龟龙”共同的民族属性
(一)“龙灵”族属华夏
(二)“龟灵”同属华夏
二、“龙族”与“龟族”的关系
(一)“龙族”的主导地位
(二)“龟族”的从属地位
三、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陶寺遗址在中国古代文明演进中的地位[J]. 李伯谦. 华夏考古. 2015(04)
[2]先秦时期“民族”概念的演变与定型[J]. 何丹.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3]从陶寺遗址看“唐伐西夏”[J]. 刘铮. 四川文物. 2015(02)
[4]出土文字资料与五帝新证[J]. 王晖. 考古学报. 2007(01)
[5]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J]. 蔡运章,张居中. 中原文物. 2003(03)
[6]河南舞阳贾湖遗址2001年春发掘简报[J]. 张居中,潘伟彬. 华夏考古. 2002(02)
[7]中国音乐文化文明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J]. 萧兴华. 音乐研究. 2000(01)
[8]郑州西山发现黄帝时代古城[J]. 许顺湛. 中原文物. 1996(01)
[9]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J]. 冯沂. 文物. 1989(01)
[10]舞阳贾湖遗址的试掘[J]. 华夏考古. 1988(02)
本文编号:299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29913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