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的捕鱼生计初探
发布时间:2021-04-08 20:10
独龙族捕鱼生计的立足基点是充分接受大自然的馈赠;最基本的生存策略是适度征集;在竹、木、骨、石等自然质料的基础上所生成的多样化的捕鱼技能,获得了惊人的效率。独龙族的生计方式与所有以改造自然为基点的生产体系具有极大的差异,以"停滞、静止、僵化"等词语来描述这一体系是极不恰当的。它不仅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极强的适应性,而且在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循环中呈现出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知识及丰富的生态智慧。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独龙族的捕鱼技艺与捕鱼方式
(一) 主动性的捕鱼方式
(二) 静候性的捕鱼方式
三、捕鱼在独龙族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族渔猎经济形态探析[J]. 朱世学.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2)
[2]独龙江流域冬季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J]. 陈自明,潘晓赋,孔德平,杨君兴. 动物学研究. 2006(05)
[3]史前半坡文化的鱼崇拜[J]. 张幼萍. 文博. 2002(05)
[4]中国古代渔业史源和发展概述[J]. 乐佩琦,梁秩燊. 动物学杂志. 1995(04)
[5]中国古代渔业概述[J]. 高梁. 农业考古. 1992(01)
[6]美洲的狩猎-采集民族[J]. 金·希尔,玛格达莱娜·乌尔塔多,张善余. 民族译丛. 1991(02)
[7]东南亚的狩猎民族[J]. 大林太良,石应平. 民族译丛. 1990(05)
[8]狩猎—采集民族(上)[J]. 周荣鑫. 民族译丛. 1987(03)
[9]东非的狩猎采集民[J]. A·费德尔斯,C·萨尔瓦多利,吕昭义. 民族译丛. 1983(06)
本文编号:3126188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独龙族的捕鱼技艺与捕鱼方式
(一) 主动性的捕鱼方式
(二) 静候性的捕鱼方式
三、捕鱼在独龙族社会中的地位与角色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巴族渔猎经济形态探析[J]. 朱世学.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2)
[2]独龙江流域冬季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特点[J]. 陈自明,潘晓赋,孔德平,杨君兴. 动物学研究. 2006(05)
[3]史前半坡文化的鱼崇拜[J]. 张幼萍. 文博. 2002(05)
[4]中国古代渔业史源和发展概述[J]. 乐佩琦,梁秩燊. 动物学杂志. 1995(04)
[5]中国古代渔业概述[J]. 高梁. 农业考古. 1992(01)
[6]美洲的狩猎-采集民族[J]. 金·希尔,玛格达莱娜·乌尔塔多,张善余. 民族译丛. 1991(02)
[7]东南亚的狩猎民族[J]. 大林太良,石应平. 民族译丛. 1990(05)
[8]狩猎—采集民族(上)[J]. 周荣鑫. 民族译丛. 1987(03)
[9]东非的狩猎采集民[J]. A·费德尔斯,C·萨尔瓦多利,吕昭义. 民族译丛. 1983(06)
本文编号:3126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26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