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盐古道周边区域经济共生与族际互动——以白盐井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9 22:04
盐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历史上是重要战略物资,长期由国家管控。滇盐古道是民族与民族、地方与国家之间往来的公共场域,在此场域内,有内与外的互通、汉与夷的互动、物品与金钱的交换、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地方与国家的张力、民族的认同,以此形成多样的文化基因。"滇之大,惟铜与盐",正表达了盐于云南区域历史的意义。盐道将云南一个个孤立地理单元串联为紧凑的区域共同体。本文尝试以"滇盐古道"为研究对象,逐一展开对滇盐古道的层级田野,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实现人类学的区域研究探索,通过"微盐"探讨滇盐古道周边区域的经济共生与族际互动形态及二者关系。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20,5(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盐道与食盐销售圈
(一)以白盐井为中心的盐道
(二)以道路延展的食盐销售圈
三、盐业市场与经济共生
(一)盐业生产资料市场
(二)其他市场
四、移民与族际互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J]. 周恩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2]“巴盐古道”在“国家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 陆邹,杨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3]“国家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地域与民族社会——以“古苗疆走廊”为中心[J]. 杨志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4]道路、发展与族群关系的“一体多元”——黔滇驿道的社会、文化与族群关系的型塑[J]. 赵旭东,周恩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3(06)
[5]论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文化交融及其发展途径[J]. 王丽萍,秦树才. 学术探索. 2010(04)
[6]藏彝走廊地区族际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 周智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0(01)
[7]“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J]. 格勒. 中国藏学. 2002(03)
本文编号:3128393
【文章来源】:大理大学学报. 2020,5(05)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盐道与食盐销售圈
(一)以白盐井为中心的盐道
(二)以道路延展的食盐销售圈
三、盐业市场与经济共生
(一)盐业生产资料市场
(二)其他市场
四、移民与族际互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路研究的人类学框架[J]. 周恩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2]“巴盐古道”在“国家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J]. 陆邹,杨亭.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3]“国家化”视野下的中国西南地域与民族社会——以“古苗疆走廊”为中心[J]. 杨志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4]道路、发展与族群关系的“一体多元”——黔滇驿道的社会、文化与族群关系的型塑[J]. 赵旭东,周恩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3(06)
[5]论历史上滇藏茶马古道文化交融及其发展途径[J]. 王丽萍,秦树才. 学术探索. 2010(04)
[6]藏彝走廊地区族际经济互动发展研究[J]. 周智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0(01)
[7]“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J]. 格勒. 中国藏学. 2002(03)
本文编号:3128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128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