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12-14世纪回鹘人名中的家族标识成分及其产生原因

发布时间:2021-09-03 01:43
  普遍认为,元代的回鹘人(畏兀儿)与其他色目人一样,属于"无姓之人",只有名而无姓。据汉文文献可复原哈飒不华、廉氏和贯云石三个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回鹘家族的谱系及其成员的本族人名。其男性家族成员人名的最后位置都有相同的词汇标示其家族出身。这种家族标识成分跨越代际传承,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姓氏的作用。廉氏、贯云石家族的案例显示,即使在回鹘家族取汉姓、汉名之后,这种命名传统也得到保留。早在蒙古汗国崛起以前,该现象已出现在西州回鹘王国。回鹘文出土文书中可见相关证据。其产生的契机可能是12世纪西辽对中亚东西部的统一。西州回鹘被纳入多族群、多语境的帝国体系中,受到突厥穆斯林的文化影响,部分回鹘人开始在人名最后添加家族标识成分。 

【文章来源】:民族研究.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蒙古化的哈飒不华家族
二、汉化的廉氏家族
三、汉化的贯云石家族
四、回鹘文书所见回鹘人名家族标识成分
    (一)回鹘文《慈恩传》供养人题记
    (二)山西博物馆藏回鹘文头韵文
    (三)德藏回鹘文书U 5298(TM 111)
    (四)俄藏3Kr. 33a号回鹘文书(39)
五、回鹘人名家族标识成分出现的原因试析
    (一)西州回鹘人生产生活方式向农业定居化的转型
    (二)12世纪西辽统治对回鹘社会的影响
    (三)多族群环境对回鹘精英阶层的影响



本文编号:33801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801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