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05 19:31
  以"汉族移民"、"南方"、"明清"为关键词在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得到时间跨度为1976年至2018年共430篇期刊文献,借助Cite Space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本文发现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发文量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历经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和深化阶段。研究机构多集中在西南和西北地区高校,有代表性的是兰州大学、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和中南民族大学,以民族学、历史学学科为研究主力军。他们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汉族移民历史的考证与溯源、移民文化交流与互动、移民社会发展、民族关系和民族融合四个方面,较多关注贵州、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结果表明,现有汉族移民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案例调查。但目前学界针对汉族移民的整体性研究成果中,将"岛型社会"尤其是"移民岛"作为一种文化类型进行历史梳理及现状呈现的完整度明显不足,研究范式及理论建构有待进一步推进,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有待创新。未来研究需要从区域微观的个案调查转向多学科、多视角、系统性跨区域比较研究,反思中国的民族关系理论和民族团结实践,总结汉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为建设兼收并蓄的共...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1976-2018关键词共现时区图

中国南方,汉族,年度,热度


自1976年开始,国内关于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的研究总体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图1)。1976-1996年相关文献数量缓慢上升。从1997年开始,发文量呈现大幅增长,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青睐。2009-2015年期间,发文量略有起伏,呈高点波动趋势,特别在2010年和2015年出现了2个突涨阶段。2016年后,发文量逐年减少,明清以来中国南方汉族移民研究热度有所下滑。(二)研究机构分析

汉族,中国南方,机构,大学


通过作者共现图谱分析,目前汉族移民方面的高产学者以及其合作情况,(图3)根据节点大小,节点越大,作者名字的字体越大,该作者在本领域的贡献越大。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葛剑雄(10篇)、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李洁(8篇)、云南大学历史系陆韧(7篇)、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刘有安(6篇)、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李晓斌(5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苍铭(4篇)、西南大学历史系蓝勇(4篇)等人为主要研究作者,他们在明清移民文化、新疆汉族移民、宁夏汉族移民、云贵汉族移民、四川移民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探讨。但目前国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落,联系不够紧密。从高产学者(发文量超过3篇)的学科背景来看,多为单个院系(或相关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此外,图谱中节点之间的连线较少,显示着本领域作者之间的合作不紧密,学者之间欠缺资源共享。现有学者合作的主要类型以人脉中的“学缘”关系为主,具体呈现是师生联合与同事联合,鲜有以研究项目为驱动的跨学院、跨区域的“地缘”联合。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元明清时期四川藏区汉族移民及影响[J]. 辛艳,苏东来.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3)
[2]故乡已远:清代瓯江上游闽汀移民的原乡认同[J]. 章毅.  社会科学. 2017(12)
[3]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麻国庆.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明清时期的汉族移民与云南藏区文化生态分析[J]. 李志农,邓云斐.  思想战线. 2015(06)
[5]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科学学研究. 2015(02)
[6]祖说与族说——边陲汉人亚群体集团的身份界说与认同形塑[J]. 葛荣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7]明清“军屯”、“商屯”与黔东南“苗疆”农业发展考述[J]. 陆跃升.  农业考古. 2014(01)
[8]身体与南岭瑶族村落空间的构建——红瑶身体的空间性及其象征研究[J]. 冯智明.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9]近代康区陕商在汉藏互动与文化交流中的角色[J]. 石硕,邹立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10]藏彝走廊的汉族移民与汉藏互动——以九龙为个案的考察研究[J]. 王玉琴.  西藏研究. 2010(01)



本文编号:3385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385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