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边:边疆思想史的语境、议题与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1-09-23 22:21
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边疆地区具有历史与现实层面的重要意义。如何思考和认识边疆在思想史中的重要性,如何揭示边疆在中国叙述中的关键意义,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从作为思想史空间的边疆议题出发,对边疆思想史的语境、议题以及实践路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进一步指出,通过揭示边疆区域的内在逻辑以及这种逻辑的外部表现形式,经由对"边疆性"及其与整体之关联的理解,形成边疆思想史的认知框架,最终将为中国议题与中国叙述本身提供可能的解释性方向与尝试。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思想史空间的边疆
二、中国边疆叙述的三种类型
(一)以王朝羁縻政策及其资源配置为代表的古代中国边疆分类及其治理实践逻辑
(二)近代域外国家边疆理念与政策对华造成的复杂影响
(三)中国知识界对于边疆事务认知的近代转型
三、“多元一体”与“满天星斗”:经典命题下的边疆定位
四、中心、边地与“拉铁摩尔逻辑”:超越与可能
五、寻找“边疆性”与中国“整体性”之关联:边疆思想史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疆知识、区域分类与中国叙述——“拉铁摩尔逻辑”与近代中国边疆话语的生成及超越[J]. 袁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边疆思想史——理解中国及其时空构成的一种可能路径[J]. 袁剑. 青海民族研究. 2019(02)
[3]中国边疆研究中的“边疆性”问题探讨——以李安宅的边疆性概念解析为例[J]. 孙勇,王春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边疆研究的域外资源与比较可能——基于美国、法国、泰国边疆概念研究的分析与启示[J]. 袁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J]. 王明珂. 文化纵横. 2015(04)
[6]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J]. 张蕴岭.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1)
[7]上古地理意识中的“中原”与“四海”[J]. 王子今. 中原文化研究. 2014(01)
[8]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J]. 葛兆光. 文史哲. 2006(03)
本文编号:3406528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思想史空间的边疆
二、中国边疆叙述的三种类型
(一)以王朝羁縻政策及其资源配置为代表的古代中国边疆分类及其治理实践逻辑
(二)近代域外国家边疆理念与政策对华造成的复杂影响
(三)中国知识界对于边疆事务认知的近代转型
三、“多元一体”与“满天星斗”:经典命题下的边疆定位
四、中心、边地与“拉铁摩尔逻辑”:超越与可能
五、寻找“边疆性”与中国“整体性”之关联:边疆思想史的实践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疆知识、区域分类与中国叙述——“拉铁摩尔逻辑”与近代中国边疆话语的生成及超越[J]. 袁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边疆思想史——理解中国及其时空构成的一种可能路径[J]. 袁剑. 青海民族研究. 2019(02)
[3]中国边疆研究中的“边疆性”问题探讨——以李安宅的边疆性概念解析为例[J]. 孙勇,王春焕.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4]边疆研究的域外资源与比较可能——基于美国、法国、泰国边疆概念研究的分析与启示[J]. 袁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从中原到边疆:对典范中国史的反思[J]. 王明珂. 文化纵横. 2015(04)
[6]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J]. 张蕴岭.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01)
[7]上古地理意识中的“中原”与“四海”[J]. 王子今. 中原文化研究. 2014(01)
[8]道统、系谱与历史——关于中国思想史脉络的来源与确立[J]. 葛兆光. 文史哲. 2006(03)
本文编号:340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065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