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若干建议——以毛南族“肥套”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5 19: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重视,尤其对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空前加强,但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建设和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中仍有值得关注的地方。文章以毛南族的"肥套"活动为例,列举了一些发展中的困境和问题,结合课题研究分析了一些问题的原因,并从建立行业协会,发挥村委会的积极作用,摒弃单一的传承模式,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文章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2019,3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导言
一、值得重视的现象
(一) 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隐忧
1. 传习的主客观影响
2. 传承过程的困境
(1) 一个共性:接班人的问题
(2) 愿主的积极性问题
(3) 延续发展的困境
3. 仪式过程的多样性选择
(1) “幕表戏”形式的二重性
(2) 仪式表达的多样性
二、原因分析
(一) 经济的原因
(二) 传承方式的原因
(三) 社会体制的原因
1. 社会演进中的原因
2. 双轨制的不成熟
(四) 农村组织发育尚不健全
三、对策的建议
(一) 建立行业协会
(二) 村民组织发挥“公会”的桥梁作用
(三) 改变单一的口口相传的主观范式
(四) 加大支持力度
1. 智力的支持。
2. 经费的支持。
3. 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南傩戏的戏剧艺术探微[J]. 谭为宜. 河池学院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497354
【文章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2019,3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导言
一、值得重视的现象
(一) 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隐忧
1. 传习的主客观影响
2. 传承过程的困境
(1) 一个共性:接班人的问题
(2) 愿主的积极性问题
(3) 延续发展的困境
3. 仪式过程的多样性选择
(1) “幕表戏”形式的二重性
(2) 仪式表达的多样性
二、原因分析
(一) 经济的原因
(二) 传承方式的原因
(三) 社会体制的原因
1. 社会演进中的原因
2. 双轨制的不成熟
(四) 农村组织发育尚不健全
三、对策的建议
(一) 建立行业协会
(二) 村民组织发挥“公会”的桥梁作用
(三) 改变单一的口口相传的主观范式
(四) 加大支持力度
1. 智力的支持。
2. 经费的支持。
3. 政策的支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毛南傩戏的戏剧艺术探微[J]. 谭为宜. 河池学院学报. 2015(06)
本文编号:3497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9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