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甘青地区史前聚落地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11-16 19:11
  甘肃、青海地区分布大量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聚落遗址,同时又具有生态系统脆弱性、自然环境多变性等特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表现出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等多种关系。因此,以阐释聚落形态与环境演化关系为目标的区域史前聚落地理研究历来备受关注。甘青地区史前聚落地理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包括聚落分布形态时空演化与环境关系研究、高海拔地区人类最早定居时间与机制研究和以喇家遗址为主的典型聚落废弃灾害性事件研究,表现出以宏观研究和专题研究为主的特征。甘青地区史前聚落地理研究还应加强微观尺度下的研究,包括小流域地貌演化与聚落分布关系研究、聚落内部结构与环境演化关系研究和早期聚落遗址景观复原研究等。通过这种从遗址到流域到区域、从点到线到面、从微观到中观到宏观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研究,甘青地区的史前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并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38(05)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甘青地区自然环境与早期文化
    1.1 自然环境特征
    1.2 区域古文化演进与早期聚落形态
2 聚落形态与环境演化关系研究综述
    2.1 聚落宏观分布形态时空演化与环境的关系
    2.2 典型聚落废弃灾害性事件
    2.3 高海拔地区人类最早定居时间及其机制
3 区域史前聚落地理研究展望
    3.1 小流域地貌演化与聚落分布关系
    3.2 聚落内部结构与环境演化关系
    3.3 早期聚落遗址景观复原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海官亭盆地喇家遗址全新世地层序列与史前灾难研究[J]. 黄春长,郭永强,张玉柱,周亚利,赵辉,郑紫星,周强,庞奖励,王海燕,炊郁达,查小春,胡贵明,刘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2)
[2]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与黄河大洪水无关[J]. 董广辉,张帆宇,刘峰文,张东菊,周爱锋,杨谊时,GongHui WANG.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8(04)
[3]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prehistoric Neolithic-Bronze Age settlemen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Guanting Basin,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J]. CUI YiFu,LIU YuJia,MA MinMin.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8(02)
[4]青藏高原末次冰消期-全新世中期人类扩张的时空模拟[J]. 侯光良,许长军,曹广超,鄂崇毅.  第四纪研究. 2017 (04)
[5]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的古地震与古溃决洪水质疑[J]. 张信宝.  山地学报. 2017(03)
[6]环嵩山地区史前时期聚落选址与水系关系研究[J]. 闫丽洁,石忆邵,鲁鹏,刘彩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2)
[7]史前时代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过程与动力[J]. 陈发虎,刘峰文,张东菊,董广辉.  自然杂志. 2016(04)
[8]史前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历史过程和可能驱动机制[J]. 张东菊,董广辉,王辉,任晓燕,哈比布,强明瑞,陈发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6(08)
[9]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成因的探索与辨析[J]. 周强,张玉柱.  地理学报. 2015(11)
[10]环嵩山地区史前聚落群划分研究[J]. 闫丽洁,石忆邵,杨瑞霞,鲁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1)



本文编号:3499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499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