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9世纪俄罗斯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与分布区域变迁
发布时间:2017-05-10 22:15
本文关键词:17-19世纪俄罗斯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与分布区域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社会结构和分布区是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研究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虽然关于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和分布区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但许多问题还没解决。在中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社会学家的著作里大多涉及布里亚特人起源、语言、历史、文化等问题,而关于17-19世纪西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和分布区的改变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研究。所以有必要研究西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和分布区改变。本论文主要通过实地考察方法、档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了17-19世纪,俄罗斯国家行政制度与侵略政策对布里亚特人的社会、民族社会结构以及分布区域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与分布区域变迁的进程与特点。指出了17世纪至19世纪期间,导致西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和分布区域变化的外部政治因素与布里亚特人之间的内部因素。与此同时,根据已形成的布里亚特族源研究为基础,明确西布里亚特人部落氏族成分、部落氏族分布区域、部落氏族间关系制度。这些研究可以反映从过去到现在的布里亚特人统一化进程的复杂性。本文由导论,正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目的、选题原因、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概况。第一章:主要介绍布里亚特人概况,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历史。第二章:阐述并分析了17至19世纪前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的变迁。第三章:阐述与分析17至19世纪前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的分布区域的变迁。结论部分:对于17至19世纪俄罗斯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与分布区域变迁做出结论,找出这些变迁的特点。
【关键词】:布里亚特人 前贝加尔湖地区 民族社会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摘要8-12
- 绪论12-19
- (一) 研究意义与目的12-14
- 1. 研究意义13-14
- 2. 选题目的14
- (二) 研究方法与创新性14-15
- 1. 研究方法14-15
- 2. 创新性15
- (三) 研究现状15-19
- 一、前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19-33
- (一) 布里亚特人概况19-21
- (二) 前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简史21-33
- 二、17-19世纪前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变迁33-60
- (一) 17世纪的民族社会结构变迁33-37
- (二) 17-19世纪的民族社会结构变迁37-60
- 三、17-19世纪分布区域疆界变迁60-68
- (一) 17世纪前半期分布区域疆界60-64
- (二) 17世纪后半期分布区域疆界64-66
- (三) 18世纪分布区域疆界66-67
- (四) 19世纪分布区域疆界67-68
- 结论68-72
- 参考文献72-89
- 附录89-100
- 致谢10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振中;内蒙奇遇:探访布里亚特人[J];今日民族;2005年10期
2 房建昌;近代日本、俄苏、德国驻内蒙古领事机构及犹太人、俄侨、俄籍塔塔尔人、布里亚特人与朝侨考略[J];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01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Zhukovskaya N.;马克斯;阮氏芳簪;;作为布里亚特人世界观形成因素的佛教与萨满教[A];共识(2011秋刊06)[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色音;萨满教与中国古代的“萨满式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记者 吴国清 丁铭;做客内蒙古鄂温克[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叶夫根尼;17-19世纪俄罗斯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与分布区域变迁[D];内蒙古大学;2016年
2 马克思;中俄当代萨满教发展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17-19世纪俄罗斯前贝加尔湖地区布里亚特人的民族社会结构与分布区域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5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