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纹身习俗与吴越、秦汉文化
发布时间:2022-01-16 11:28
日本列岛的纹身习俗贯穿绳纹至古坟时代,遍布几乎整个列岛。它的生成发展史是一部微缩的古代日本文化史:其出现源于作为海洋民族的绳纹人在潜水鱼捞中为防身所涂的花纹;转变为装饰和身份象征是在稻作文化影响下,海洋民转型为农耕民后,土著文化与吴越移民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转变为墨刑和低等民的标识,是由于摄取了更为先进的秦汉文化。在几次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其表现出了保留自身特色与吸收新事物并举的特点。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黥面土偶及黥面绘画纹样分布图
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描述了纹身的功能由“厌水禽”转变为“以为饰”,这不仅是其由保护措施向审美情趣转化的例证,更是其从功利目的过渡为审美需求的体现。这一变化从纹身纹样的变迁中也能有所了解。图2黥面样式变化图[5](P187)设乐博己将黥面图案分为ABC三类,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由A向B,B向C的次第演变关系。在他总结的上图中,前三幅图片是纹样A的代表,第四幅上罐子遗迹图片显示的是纹样B,最后一幅图片为纹样C。通过比较可明显看出,纹样A不仅形象不统一,且风格简单,着重突出眼部的效果,整体审美意识淡保设乐博己指出之所以突出眼部效果是为了达到辟邪的目的,是“避水害”意识的延伸。[5](P194)纹样B、C在突出眼部表达的同时,更加注重刻画连接眼部与面部的线条,特别是定版纹样C,不仅风格统一,且状如脸谱,颇具威仪之风,极具审美精神,将其视为身体装饰并不为过。原始的纹身文化,大都发生过由功利过渡为审美的变化。陈文华指出,“一切装饰都源于功利目的,要么是生产、生活中有用的,要么是性关系中有用的等等”,同时他又援引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原始人最初之所以用粘土、油脂或植物汁液涂抹身体,是因为这是有益的。后来逐渐觉得这样涂抹的身体是美丽的,于是就开始了因审美的快感而涂抹身体”来说明这一变化的具体过程。[4](P41)然而日本列岛纹身习俗的这层转变,却不能单纯用“审美意识提升的自然结果”的说法一概论之。这一时期的纹身习俗从分布上而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迁的路径也有一定的特点,很可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参考图1可知,弥生时代纹身从以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中心转移至以关西及九州地区为中心分布。这一变化按时间和分布特点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公元前3世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绳文文化[J]. 汪国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日本人文身习俗探析[J]. 王晓东. 世界民族. 2008(02)
[3]古代日本身份等级的产生[J]. 徐建新. 日本学刊. 2001(04)
[4]简论文身的审美动因[J]. 陈华文. 浙江师大学报. 1996(03)
[5]对墨刑的一点新认识[J]. 何家弘. 法学杂志. 1986(02)
本文编号:3592570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19,4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黥面土偶及黥面绘画纹样分布图
以厌大鱼水禽,后稍以为饰”,描述了纹身的功能由“厌水禽”转变为“以为饰”,这不仅是其由保护措施向审美情趣转化的例证,更是其从功利目的过渡为审美需求的体现。这一变化从纹身纹样的变迁中也能有所了解。图2黥面样式变化图[5](P187)设乐博己将黥面图案分为ABC三类,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由A向B,B向C的次第演变关系。在他总结的上图中,前三幅图片是纹样A的代表,第四幅上罐子遗迹图片显示的是纹样B,最后一幅图片为纹样C。通过比较可明显看出,纹样A不仅形象不统一,且风格简单,着重突出眼部的效果,整体审美意识淡保设乐博己指出之所以突出眼部效果是为了达到辟邪的目的,是“避水害”意识的延伸。[5](P194)纹样B、C在突出眼部表达的同时,更加注重刻画连接眼部与面部的线条,特别是定版纹样C,不仅风格统一,且状如脸谱,颇具威仪之风,极具审美精神,将其视为身体装饰并不为过。原始的纹身文化,大都发生过由功利过渡为审美的变化。陈文华指出,“一切装饰都源于功利目的,要么是生产、生活中有用的,要么是性关系中有用的等等”,同时他又援引普列汉诺夫的观点“原始人最初之所以用粘土、油脂或植物汁液涂抹身体,是因为这是有益的。后来逐渐觉得这样涂抹的身体是美丽的,于是就开始了因审美的快感而涂抹身体”来说明这一变化的具体过程。[4](P41)然而日本列岛纹身习俗的这层转变,却不能单纯用“审美意识提升的自然结果”的说法一概论之。这一时期的纹身习俗从分布上而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变迁的路径也有一定的特点,很可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参考图1可知,弥生时代纹身从以东部和中部地区为中心转移至以关西及九州地区为中心分布。这一变化按时间和分布特点又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公元前3世纪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本绳文文化[J]. 汪国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2]日本人文身习俗探析[J]. 王晓东. 世界民族. 2008(02)
[3]古代日本身份等级的产生[J]. 徐建新. 日本学刊. 2001(04)
[4]简论文身的审美动因[J]. 陈华文. 浙江师大学报. 1996(03)
[5]对墨刑的一点新认识[J]. 何家弘. 法学杂志. 1986(02)
本文编号:3592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5925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