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济对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影响及调控——基于鄂渝边区两个蒙古族村落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2-02-19 23:24
打工经济背景下,社会矛盾触发点减少,团结互助范围扩大,平等和谐能力提升,共同繁荣发展意愿增强,少数民族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多元社会权威显现、文化消解和重构步伐加速、部分民族精英的民族意识增强等新情况。新时代发展环境下,可以从新兴社会权威引导、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管理、外出打工人员民族意识教育和传统社区规范挖掘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控。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契机
(一)社会矛盾触发点减少
1. 由土地资源引起的矛盾明显减少。
2. 由公共资源引起的纠纷逐渐减少。
(二)民族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1. 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2. 民主管理村内事务愿望增强。
3. 思想道德修养逐渐提升。
(三)民族团结互助范围扩大
1. 外出打工者乐于团结协作。
2. 返乡者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3. 引进投资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四)民族平等和谐能力提升
1. 看待历史问题的视角发生变化。
2. 化解日常矛盾的能力不断提升。
(五)共同繁荣发展意愿增强
1. 平等享受民族政策的意愿增强。
2. 经济共同发展的意愿增强。
3. 民族文化共同保护开发的意愿增强。
三、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挑战
(一)多元社会权威显现
1. 新兴社会组织的影响日益增长。
2. 打工能人在村社中的话语权变大。
3. 外来人口对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重构加快
1. 优秀传统文化遭受冲击。
2. 宗族活动恢复步伐加快。
3. 民族特色文化恢复进程提速。
(三)民族精英意识增强
1. 部分民族精英的民族优越感增强。
2. 部分民族群众的区别意识增强。
3. 日常问题存在复杂化的趋势。
四、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调控
(一)加强新兴社会组织和社会权威引导
(二)强化民族乡村外来人口管理和宣传
(三)推动传统规范与国家法律有效结合
(四)树立正确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析与审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J]. 汤夺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散杂居民族关系“日常生活建构”的经验与特点——重庆向家村蒙古族的历史与田野考察[J]. 莫代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湖北三家台村蒙古族的生计变迁与文化适应[J]. 王希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4]新疆农村散杂居东乡族与回族民族关系调查——以新疆伊犁地区清泉村东乡族为例[J]. 马秀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5]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J]. 许宪隆,张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6]共生互补视角下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J]. 岳雪莲.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2)
[7]新时期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焦点[J]. 张丽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硕士论文
[1]散杂居农村回汉关系实证研究[D]. 刘静.中南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3829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契机
(一)社会矛盾触发点减少
1. 由土地资源引起的矛盾明显减少。
2. 由公共资源引起的纠纷逐渐减少。
(二)民族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1. 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2. 民主管理村内事务愿望增强。
3. 思想道德修养逐渐提升。
(三)民族团结互助范围扩大
1. 外出打工者乐于团结协作。
2. 返乡者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3. 引进投资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四)民族平等和谐能力提升
1. 看待历史问题的视角发生变化。
2. 化解日常矛盾的能力不断提升。
(五)共同繁荣发展意愿增强
1. 平等享受民族政策的意愿增强。
2. 经济共同发展的意愿增强。
3. 民族文化共同保护开发的意愿增强。
三、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挑战
(一)多元社会权威显现
1. 新兴社会组织的影响日益增长。
2. 打工能人在村社中的话语权变大。
3. 外来人口对民族关系产生的影响。
(二)社会文化重构加快
1. 优秀传统文化遭受冲击。
2. 宗族活动恢复步伐加快。
3. 民族特色文化恢复进程提速。
(三)民族精英意识增强
1. 部分民族精英的民族优越感增强。
2. 部分民族群众的区别意识增强。
3. 日常问题存在复杂化的趋势。
四、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散杂居民族关系的调控
(一)加强新兴社会组织和社会权威引导
(二)强化民族乡村外来人口管理和宣传
(三)推动传统规范与国家法律有效结合
(四)树立正确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析与审视: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地区的影响[J]. 汤夺先.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散杂居民族关系“日常生活建构”的经验与特点——重庆向家村蒙古族的历史与田野考察[J]. 莫代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湖北三家台村蒙古族的生计变迁与文化适应[J]. 王希辉.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4]新疆农村散杂居东乡族与回族民族关系调查——以新疆伊犁地区清泉村东乡族为例[J]. 马秀萍.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5]文化生态学语境下的共生互补观——关于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的新视野[J]. 许宪隆,张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6]共生互补视角下中国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特点[J]. 岳雪莲. 广西民族研究. 2010(02)
[7]新时期散杂居民族关系的焦点[J]. 张丽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4)
硕士论文
[1]散杂居农村回汉关系实证研究[D]. 刘静.中南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33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6338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