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兰州汉族“跨火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2-04-23 19:29
  “跨火堆”曾经是遍布华夏大地、在民间极有影响的民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影响逐渐减弱,参与人数逐年减少。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学界对“跨火堆”这种正在迅速消失的、具有收集,保存和记录价值的“民俗文物”,大多仅记载了其表层的文化符号,缺乏深层的关注和研究。西北地区兰州市“跨火堆”的习俗依然留存,是中国“跨火堆”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论文将兰州“跨火堆”仪式作为研究的文化事项,运用田野调查辅以文献调查与深度观察访谈的方法,对其文化地理分布、仪式场景与象征意义等,进行深入、系统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这项民间活动仪式、社会支撑及其变迁的微观描述,反映社会更化变迁,并采用综合的视角,解释“跨火堆”仪式背后的社会意义。论文创新点:通过文献检索,我发现学术界对兰州“跨火堆”仪式这一值得探讨的民俗活动之研究极少,多作为一种民俗介绍只言片语。所以在这篇论文中,我对“跨火堆”仪式的起源、文化地理分布、仪式场景与象征意义、社会意义及其变迁等内容做系统研究,填补对这项活动研究的空白。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研究现状与概念界定
        一. 研究问题
        二. 研究现状
        三.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一. 研究方法
        二. 田野点的选择缘起
第二章 兰州汉族“跨火堆”仪式的概述
    第一节 “跨火堆”仪式的人类学田野描述
        一. 城关区甘肃中医药大学家属院“跨火堆”仪式的调查
        二. 安宁区培黎广场“跨火堆”仪式的调查
        三. 皋兰县黑石乡和平村“跨火堆”仪式的调查
    第二节 “跨火堆”仪式在城市与农村的比较
第三章 “跨火堆”仪式的内涵解读与象征意义
    第一节 “跨火堆”仪式的内涵解读
        一. 火崇拜的民间信仰遗迹
        二. 驱邪祛病
        三. 占卜丰收
    第二节 “跨火堆“仪式的象征意义
第四章 “跨火堆”仪式的变迁
    第一节 “跨火堆”仪式变迁的表现
        一. 神圣性的淡化
        二. 从“仪式性”到“娱乐性”的变迁
        三. “祭灶神”中女性的出现
        四. 规模的降低
    第二节 “跨火堆”仪式变迁的原因
        一. 主观因素
        二. 客观因素
    第三节 “跨火堆”仪式在现代语境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 发展机遇
        二.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古族祭火习俗的传承与变迁——以鄂托克前旗为例[J]. 澈甘.  语文学刊. 2016(03)
[2]仪式与象征——论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仪式的文化意义[J]. 高志英,马居里.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3]山西河津春节跳火民俗研究——以河津清涧镇为例[J]. 卢晓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4]客侨婚俗之“跨火盆”源考[J]. 林汉筠.  办公室业务. 2012(05)
[5]祭火仪式的绘身与叙事——以弥勒阿细祭火仪式为例[J]. 路芳.  民族文学研究. 2010(02)
[6]西北燎疳习俗的文化探源与人类学阐释[J]. 王贵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7]满族的火崇拜与火神话[J]. 杨琳.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1)
[8]都市民俗学体系与都市民俗资源保护[J]. 陶思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2)
[9]陇东民俗中的农本意识[J]. 彭金山.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02)
[10]北方游牧民族萨满教中的火神、太阳及光明崇拜[J]. 汤惠生.  青海社会科学. 1995(02)

博士论文
[1]仪式、象征与秩序[D]. 刘锦春.南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47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647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e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