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民族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12 19:29
后唐是五代时期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在唐末由甘州迁徙到灵州,最终到达河东地区。李存勖在公元923年建立了后唐,后唐政权建立后与北方的契丹、党项等有着密切的来往,周边的吐蕃、回鹘等也都对后唐朝贡。运用历史学与民族学的研究方法,在系统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后唐族源、内迁、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后唐与契丹、党项的关系以及周边其他民族对后唐的朝贡情况,从而总结出后唐民族关系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梳理了沙陀的族源以及沙陀由甘州到灵州再到河东地区的内迁情况,并探讨了后唐作为异族人建立的政权,其取得汉族士人认可的相关举措。二是研究了后唐与契丹、后唐与党项之间的政治、军事关系。将后唐与契丹的政治、军事关系分为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李从珂四个时期,研究了双方之间的结盟与战争。将后唐与党项的政治关系分为敌对阶段、臣属阶段和相对平等来往阶段。三是全面梳理了后唐与契丹、党项、吐蕃、回鹘、吐浑、突厥、鞑靼、黑水靺鞨、渤海、奚等族的朝贡经贸交流情况。通过表格统计了双方朝贡的次数、物品、回赐等情况。四是通过对后唐与周边民族的交往情况,总结后唐民族关系的特征以及在政治、...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沙陀的族源、内迁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沙陀的族源与沙陀部族的内迁
第二节 后唐政权内部的民族认同问题
第二章 后唐与契丹的关系
第一节 后唐与契丹的政治、军事关系
第二节 后唐与契丹的经济往来
第三章 后唐与党项及其他民族的关系
第一节 后唐与党项的关系
第二节 后唐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第四章 后唐民族关系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一节 后唐民族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后唐民族关系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1690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沙陀的族源、内迁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沙陀的族源与沙陀部族的内迁
第二节 后唐政权内部的民族认同问题
第二章 后唐与契丹的关系
第一节 后唐与契丹的政治、军事关系
第二节 后唐与契丹的经济往来
第三章 后唐与党项及其他民族的关系
第一节 后唐与党项的关系
第二节 后唐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第四章 后唐民族关系的特征及其影响
第一节 后唐民族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后唐民族关系的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1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416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