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的民俗谱系及其生成逻辑——以庆阳坝集市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3-04-03 18:01
  民族走廊上的乡村集市既是物资交换和人群流动之地,也是多民族文化互动及地方性知识形成的特定场域,彰显出作为通道的民族走廊连接不同民族和文化板块的功能特性。位于武陵民族走廊上的众多乡村集市作为历史上中原出入西南地区的驿站,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构建了互嵌式经济文化网络。其中的民俗谱系是各民族成员基于生产生活需求对物资的功能性转化、文化的选择性采借和社会结构的能动性发展,呈现出流动性与稳定性、多元性与共融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中心性与边缘性、象征性与功能性并存等多元特征。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的民俗谱系不仅是各民族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的记录,也是社区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载体。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庆阳坝:武陵民族走廊上的乡村集市
二、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民俗谱系的内容
三、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民俗谱系的特征
    (一)流动性与稳定性
    (二)多元性与共融性
    (三)民族性与区域性
    (四)中心性与边缘性
    (五)象征性与功能性
四、民族走廊上乡村集市民俗谱系的生成逻辑
    (一)民族交往:廊道集市民俗谱系的生成条件
    (二)民族交流:廊道集市民俗谱系的生成动力
    (三)民族交融:廊道集市民俗谱系生成的社会结构
五、结论与思考



本文编号:3780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80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3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