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授与华夏化:从外封官爵的分类看汉代的民族整合
发布时间:2023-04-08 19:22
汉代的外封官爵名号以制度来源为标准可分为三类:源于王朝内部官爵体系的职官,根据华夏文化传统专门创设的官称,取自周边民族及政权职官体系的名号。以制度属性和华夏化程度的视角纵向考察汉代的外封实践能够发现:越往后期发展,统治者授出的非华夏式官称就越少,至汉末几至绝迹;而外封官爵序列则成为王朝封赐异族首领的主流,且所授名号呈现出向华夏式官爵体系的主轴——王朝内部职官体系靠拢的趋势。汉代的外封官爵制度是由当时不同地区的众多民族共同参与和创造的,是以汉文化为主的多种文化交融凝聚的结果,它的实施为此期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汉族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王朝内部官爵体系的职官
(一)职衔种类的增多
(二)封赐范围的扩大
二、王朝专门设立的官爵名号
(一)“大都尉”
1.从封授范围上说,“大都尉”主要赐予王朝北部边疆的民族首领,尤其是西北地区。
2.异族首领能否获得加号的关键是其势力大小,即是否为“大豪”。
3.封授异族首领为“大都尉”在汉代业已制度化。
(二)“大都护”
三、周边民族及政权原有的官爵名号
(一)“王”与“侯”
(二)“君”
(三)“长”
四、华夏式与非华夏式:官爵制度分类的又一视角
五、外封官爵制度与汉代的文化互鉴和民族融合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8633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王朝内部官爵体系的职官
(一)职衔种类的增多
(二)封赐范围的扩大
二、王朝专门设立的官爵名号
(一)“大都尉”
1.从封授范围上说,“大都尉”主要赐予王朝北部边疆的民族首领,尤其是西北地区。
2.异族首领能否获得加号的关键是其势力大小,即是否为“大豪”。
3.封授异族首领为“大都尉”在汉代业已制度化。
(二)“大都护”
三、周边民族及政权原有的官爵名号
(一)“王”与“侯”
(二)“君”
(三)“长”
四、华夏式与非华夏式:官爵制度分类的又一视角
五、外封官爵制度与汉代的文化互鉴和民族融合
六、结语
本文编号:3786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863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