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发和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1 23:07
目前,毕节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8个、“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00个。但近年来,由于存在社会适应性较低、人员流动性较大、区域限制性较多、基层能动性较软、发展指向性较弱等原因,特色村寨较为普遍地存在“物”少、“音”稀、“味”淡、“力”弱等“失特”现象。毕节市需从产业发展、风貌构建、文化弘扬、社会治理等方面入手,强化少数民族村寨的开发和保护,推进民居特色更加突出、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民族文化更加浓郁、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才能更有特色。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1. 毕节市“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 毕节市“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物”少
(1)老建筑少了
(2)旧物件少了
(3)传统饮食服饰少了
2.“音”稀
(1)“民语”很少说
(2)“民歌”很少唱
(3)“民器”很少奏
3.“味”淡
(1)风俗习惯味不浓
(2)乡土气息味不浓
(3)纯朴风味不浓
4.“力”弱
(1)经济实力弱
(2)发展能力弱
(3)形成合力弱
三、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问题之成因
1. 社会适应性较低
2. 人员流动性较大
3. 区域限制性较多
4. 基层能动性较软
5. 发展指向性较弱
四、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1.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让村寨的“体格”壮起来
(1)打牢产业发展基础
(2)组建产业运营公司
(3)引导产业组团发展
(4)突出产业品牌效应
2. 以风貌构建为重点,让村寨的“形象”美起来
(1)“五美”齐创
(2)“四建”共举
(3)“三网”并重
(4)“两品”同频
3. 以文化弘扬为主线,让村寨的“精神”立起来
(1)坚持不忘本来
(2)坚持吸收外来
(3)坚持面向未来
4. 以社会治理为基础,让村寨“活力”强起来
(1)增强“五感”
(2)培育“五心”
(3)创建“五家”
(4)争当“五员”
本文编号:378993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概况
1. 毕节市“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 毕节市“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二、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的问题
1.“物”少
(1)老建筑少了
(2)旧物件少了
(3)传统饮食服饰少了
2.“音”稀
(1)“民语”很少说
(2)“民歌”很少唱
(3)“民器”很少奏
3.“味”淡
(1)风俗习惯味不浓
(2)乡土气息味不浓
(3)纯朴风味不浓
4.“力”弱
(1)经济实力弱
(2)发展能力弱
(3)形成合力弱
三、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问题之成因
1. 社会适应性较低
2. 人员流动性较大
3. 区域限制性较多
4. 基层能动性较软
5. 发展指向性较弱
四、毕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开发和保护对策
1. 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让村寨的“体格”壮起来
(1)打牢产业发展基础
(2)组建产业运营公司
(3)引导产业组团发展
(4)突出产业品牌效应
2. 以风貌构建为重点,让村寨的“形象”美起来
(1)“五美”齐创
(2)“四建”共举
(3)“三网”并重
(4)“两品”同频
3. 以文化弘扬为主线,让村寨的“精神”立起来
(1)坚持不忘本来
(2)坚持吸收外来
(3)坚持面向未来
4. 以社会治理为基础,让村寨“活力”强起来
(1)增强“五感”
(2)培育“五心”
(3)创建“五家”
(4)争当“五员”
本文编号:3789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7899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