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苗族男性形象与文化形态解析
发布时间:2017-05-21 10:10
本文关键词:岜沙苗族男性形象与文化形态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岜沙苗族别具特色的男性文化,在现代文明和主流文化的巨大影响下,实现了相对完整的保留和传承,它的存在与变迁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实践意义。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本项研究的缘由、目的和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岜沙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概况、人口与自然环境和岜沙苗族文化概述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梳理,挖掘其中蕴涵的岜沙苗族文化因子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土壤。第三部分通过岜沙汉子的衣着头饰、传统礼俗中的男性文化和传统节日与岁时活动中的女性禁忌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解析岜沙男性形象和男性文化。第四部分在总结岜沙男性社会的特点和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对岜沙男性文化和当代岜沙性别文化之变迁进行分析和概括。 本选题是在目前学界对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结构关注较少的背景下,以丛江岜沙为考察中心,对岜沙苗族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社区进行文化人类学的关注与探讨研究,无论是对文化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还是对我国民族民问传统文化即民俗的研究来说,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岜沙苗族 男性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C912.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9
- 绪论9-12
- 一、研究缘由9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一) 理论意义9-10
- (二) 实践意义10
- 三、目前研究现状10-11
- 四、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岜沙苗族文化源起的自然环境与生活背景12-17
- 一、岜沙地理环境和历史概况12
- 二、岜沙苗族人口与自然环境12-13
- 三、岜沙苗族文化概述13-17
- (一) 岜沙苗族稻作文化和饮食习惯13-14
- (二) 岜沙苗族特色建筑文化14
- (三) 岜沙自然崇拜与生态保护14-17
- 第二章 岜沙苗族男性形象与男性文化表现17-25
- 一、岜沙汉子的衣着头饰17-18
- 二、传统礼俗中的男性文化18-22
- (一) 生育礼俗18-19
- (二) 成人礼俗19-20
- (三) 婚恋礼俗20-21
- (四) 丧葬礼俗21-22
- 三、传统节日与岁时活动中的女性禁忌22-25
- (一) 芦笙节22
- (二) 吃新节22-23
- (三) 折禾活动23-25
- 第三章 岜沙男性文化分析和性别文化现状25-31
- 一、岜沙男性社会的特点和产生的历史背景25-27
- (一) 刚毅尚武的岜沙汉子25-26
- (二) 男耕女织的家庭生活分工26
- (三) 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结构26-27
- 二、岜沙男性文化解析27-29
- 三、当代岜沙性别文化之变迁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3
- 附录33-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勇;;近代基督教传入黔东南黑苗社会的原因探析[J];东岳论丛;2011年05期
2 吴Oz新;岜沙成年礼:社会性别暗示和资源支配期待[J];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03期
3 周坚;王建平;;贵州省岜沙苗寨的旅游开发与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10年08期
4 孙九霞;;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岜沙苗族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杨军昌,申鹏,孙钦荣;岜沙苗族社区的环境与人文[J];贵州文史丛刊;2001年02期
6 陈发政;元晓雁;倪进春;;生之意志的最后温存——论岜沙苗寨的生命教育[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1期
7 王景迁;于静;;《格萨尔》史诗中的生态文化及其现代转换[J];管子学刊;2006年02期
8 张晓松;波澜中的山地苗人[J];华夏人文地理;2004年04期
9 范生姣;岜沙苗族的民俗文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周坚;罗婷;黄薇;;岜沙苗寨的保护[J];华中建筑;2010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岜沙苗族男性形象与文化形态解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8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