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贵州黔东南苗族聚落仪式与公共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15 08:35
  位于黔东南山地地区的苗族聚落因其特殊的地貌形态和文化渊源,形成了各类与平原聚落不同的、极具特色的公共空间。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走访调查,总结黔东南苗族聚落中的公共空间类型与特色,并探究其由内在的文化联系而形成的序列结构。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可分为生产空间、交通空间和仪式空间三类,其中仪式空间最具特色。黔东南苗族聚落的公共空间布局灵活自由,形态因地制宜;各类公共空间为鼓藏节、招龙节等重要仪式活动提供场所,作为历史的象征连通古今;模拟历史演变的仪式活动串联起各类公共空间,形成连通村落内外、村落之间的公共空间序列,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乌流村鼓藏节空间序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乌流村鼓藏节空间序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现如今乌流大寨的木鼓已经不再存放在藏鼓岩中,而是存放在村内,现存放在鼓藏头家。由于也改村、排夫村的加入,乌流村的南部新建了一处木鼓坪以支撑更大规模的仪式活动,但旧木鼓坪依然是仪式中的重要一环。最近一届的鼓藏节(2007-2009年)串联起的公共空间序列为“旧木鼓坪-新木鼓坪”,木....


图2郎德上寨招龙节空间序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郎德上寨招龙节空间序列(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这一公共空间序列更显复杂,空间文化象征意义十分突出。由四面各个方向高山之上取得的泥土象征四方神灵,经过山岭河流抵达村寨中央的鼓楼坪,并接受所有村民的祭祀朝拜,祈求平安顺利。村寨生活世界的外与内、四周的神灵与村内的人民,通过仪式化了的空间序列建构起连接,继而影响村民对于村寨空间的认....



本文编号:3899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899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4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