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纬思想的“天意”和孟子思想的“仁义”:朝鲜正史《三国史记》的双层思想结构
发布时间:2024-03-10 23:08
依据观念史研究途径,关注思想多层结构的内容,试图阐明《三国史记》的政治思想特质。主要针对以下三个主题作探讨:《三国史记》的作者们(高丽史官和金富轼本人)通过何种概念和术语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三国史记》政治论述的两种主导思想,即谶纬思想和仁义思想;上述两种思想如何影响《三国史记》的文献构造及其阐述思想的方式。试图证实《三国史记》的论述内容是基于谶纬思想和仁义论的双层结构,而两种思想并存的事实可证实《三国史记》经过高丽王朝初期和金富轼时期这两阶段的编辑过程。金富轼在重新编纂现本《三国史记》之际,将原来以灾异等“天意”支配三国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转换成以某一个国君或朝臣是否有(违)“仁义”的角度,以此重述历史事件的成败。“仁义”这个德目在此不但被看作高丽统治层最需要实现的政治(和伦理)理想,更提升为支配太古以来整段朝鲜历史的法则。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政治概念
(一)与国家相关的概念
(二)与政事相关的概念
二、《三国史记》政治记事的多层结构
(一)依据史实的记录部分
(二)受到谶纬说影响的历史记录或叙述
(三)包含仁义思想的叙述部分
三、《三国史记》思想中谶纬思想和“仁义”论之间的张力:以历史人物之间的论辩为例
结论
本文编号:3925460
【文章页数】:16 页
【文章目录】:
一、政治概念
(一)与国家相关的概念
(二)与政事相关的概念
二、《三国史记》政治记事的多层结构
(一)依据史实的记录部分
(二)受到谶纬说影响的历史记录或叙述
(三)包含仁义思想的叙述部分
三、《三国史记》思想中谶纬思想和“仁义”论之间的张力:以历史人物之间的论辩为例
结论
本文编号:3925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254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