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枢纽”与“限界”之间的边缘人民国时期边地汉人形象构建论说
发布时间:2024-05-14 04:52
民国时期,边地汉人在研究者的笔触之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形象。吴文藻、陶云逵等较早地接受了美国芝加哥学派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提出的"边缘人"理论,并从宏大国家叙事着眼,阐释了边地汉人的"枢纽人"作用。不过,李安宅、梁钊韬、费孝通等基于微观"边地日常"的观察表明,作为"限界群"的边地汉人的图利动机及其行为有时对边疆建设来说是一个"问题"。两种相互矛盾的形象表述直接或间接地与罗伯特·帕克的"边缘人"理论发生对话,揭示了民国时期国内社会知识精英所持边疆社会改造方法论的分歧。回到历史现场,无论是"枢纽说"抑或"限界说",均表达了研究者对边地汉人的关怀和期待,同时亦反映了历史经验和现实利益交织下边地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复杂性。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边缘人”理论范式与边地汉人研究
三、宏大国家叙事中的“枢纽人”形象塑造
四、“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限界群”叙事
五、边地汉人二元形象的学术史释读
六、结语
本文编号:3973216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边缘人”理论范式与边地汉人研究
三、宏大国家叙事中的“枢纽人”形象塑造
四、“日常生活”视野下的“限界群”叙事
五、边地汉人二元形象的学术史释读
六、结语
本文编号:3973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732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