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牧区汉族的在地化——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草原的多点民族志调查

发布时间:2024-05-17 00:50
  清末以来,汉族持续迁入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草原,广泛分布到牧区和农区,逐渐形成深度融入型、点状嵌入型、带状嵌入型和悬浮型四种基本类型。本文通过对阿尔泰山草原6个社区的多点民族志调查,从“在地化”视角描述和分析牧区汉族社会文化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调查发现,共同性表现在农牧结合的生计方式、地方化的生活方式、简化的社会结构与融合性的文化等四个方面。差异性表现为牧业在家庭生计中的重要性、生活方式地方化的程度、与其他民族社会交往的频率与层次、对其他民族文化认识的深度和对阿尔泰山草原的了解认同等五个方面的区别。共同性与差异性是牧区汉族“在地化”的结果。一方面,迁入汉族需要调整生计与生活方式以适应阿尔泰山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迁入地重构社会结构,在与其他民族的互动中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另一方面,迁入后因所处自然与人文“小环境”的不同,在生计与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观念等方面又产生了新的变化。文章认为,牧区汉族的“在地化”源于国家在场、边地情境与人群抉择三方面因素的互动,催生了具有牧区属性的社会文化特征。汉族“在地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认识,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在地化:汉族社会研究的一种视角
二、牧区汉族社会的形成及其类型
三、共同性的生成及其原因
四、类型间的差异及其成因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975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3975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3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