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现代化如何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基于横断山区的空间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5-01-03 22:22
仅仅停留在"城—乡""民—汉"二维空间变换来审视各民族如何交往交流与交融是不够的,还应对促成这一空间变换的"交通现代化"做深入分析。故以现代交通为坐标,以横断山区为空间分析单位,综合描述统计与非参数检验方法,结果发现:交通现代化极大地重塑了少数民族总体分布格局,但并没显著地推进区域内各个民族间"互嵌"。具体到横断山区11个世居少数民族来说,藏、彝、傈僳、哈尼、独龙等分布格局演变与交通现代化显著相关,但羌、怒、白、普米、纳西、珞巴等分布格局演变却无甚关联。这一空间分异的结论启示人们:以空间分布为切入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交通现代化虽是必要条件,但仍须综合考虑影响人口迁移的其他因素。换言之,在地旅游线路开发诚不可缺,进城少数民族如何适应亦不可等闲视之。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回顾
三、空间分析框架
(一)研究对象:现代交通坐标系下的横断山区
(二)交通现代化的测度
(三)少数民族分布格局演变的测度
1.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总体变化
2. 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具体变化
3. 少数民族间的“互嵌”格局变化
(四)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四、分析呈现
(一)横断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总体变化
(二)11个世居少数民族分布的具体变化
(三)横断山区少数民族的“互嵌”格局变化
(四)横断山区少数民族分布变化与交通现代化的关系
五、结论及其解释
(一)研究发现:横断山区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1.
2.
3.
(二)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上述3个维度演变是否均与交通现代化有关呢?
(三)启示
1.
2.
本文编号:4022471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回顾
三、空间分析框架
(一)研究对象:现代交通坐标系下的横断山区
(二)交通现代化的测度
(三)少数民族分布格局演变的测度
1. 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总体变化
2. 世居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具体变化
3. 少数民族间的“互嵌”格局变化
(四)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四、分析呈现
(一)横断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总体变化
(二)11个世居少数民族分布的具体变化
(三)横断山区少数民族的“互嵌”格局变化
(四)横断山区少数民族分布变化与交通现代化的关系
五、结论及其解释
(一)研究发现:横断山区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演变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1.
2.
3.
(二)少数民族分布格局的上述3个维度演变是否均与交通现代化有关呢?
(三)启示
1.
2.
本文编号:40224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2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