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居生境的地势感知与弹韧性营造——凉山甘洛彝族地区的地志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5-01-11 01:10
栖居生境弹韧性的演进营造是民族地区构建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绿色发展的一项关键工作。在凉山彝族地区仍然被传承发展的这些地方性防灾减灾经验构成了当代彝族社会弹韧性营造的核心在地资源,其所包含的种种地志学经验智慧值得被系统地发掘与整理。其中,“木尔木色”呈现的世界观中的交互性栖居伦理与“尔比”中的防灾经验智慧为彝族人的应灾行动格局奠定了智识观念基础;“此伟”和“俄沙”则为整个社会构建了强有力的自组织机制,使得人们可以基于社会团结的情感和义务凝聚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世界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在遭遇灾难时合理地分配资源,有效地开展自救与互救;在灾后人们也可在家支组织的支持下相互协助,重建家园。因此,将民族地区这种地方性的防灾经验智识与现代科学化的防灾减灾观念技术和社会治理方式相结合,是当代中国在民族地区构建长效精准防灾减灾机制的关键性步骤。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本体论转向下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人-地关系”探讨
二、凉山甘洛彝族地区的灾害风险场景与灾害感知模式
三、“尔比”中的地志学智慧与家园生成
四、家支组织与彝族地区的社会弹韧性营造
五、余论
本文编号:4025707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本体论转向下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人-地关系”探讨
二、凉山甘洛彝族地区的灾害风险场景与灾害感知模式
三、“尔比”中的地志学智慧与家园生成
四、家支组织与彝族地区的社会弹韧性营造
五、余论
本文编号:4025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25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