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生存有道: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

发布时间:2017-05-29 10:12

  本文关键词:生存有道:靖西旧州壮族的生计方式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长期以来,地处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与现代社会相异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体系,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西部农村开始发生整体性的变迁。作为整体性变迁一部分的生计方式变迁也切实发生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身边。生计方式是人们相对稳定的维持生活的计谋或办法,它与人们所处的自然及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村社区的发展尤其是生计方式的变迁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立足于中国改革开放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迁为宏观背景,以处于西南边陲的靖西县旧州村为田野调查点,从历史风貌和经济变迁、社会结构等方面对该社区农民的文化生活和生计方式变迁进行跨越时空的社会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旧州壮族生计变迁的动力机制,深刻分析和理解家庭生计方式选择给村民带来的不同影响。论文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旧州古镇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描述传统的农耕型生计方式,主要介绍在社会转型前,人们通过作物轮种、畜禽饲养及副业加工来维持生计;第三部分介绍现代的多元化的生计方式,人们通过烤烟种植、制作绣球、外出务工等方式来增加经济收入;第四部分分析推动旧州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力机制;第五部分阐述生计方式变迁对旧州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旧州壮族 传统生计 现代生计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3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8-9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9-11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11
  • 四、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 旧州古镇13-20
  • 第一节 空间表述:地理位置13-15
  • 第二节 历史叙事:村落渊源15-16
  • 第三节 时间观念:年度周期16-20
  • 第二章 传统的农耕型生计方式20-28
  • 第一节 作物轮种:养家糊口20-23
  • 第二节 畜禽饲养:保障生活23-26
  • 第三节 副业加工:生计补充26-28
  • 第三章 现代的多元化生计方式28-38
  • 第一节 烤烟种植:从个体生产到统一收购28-32
  • 第二节 刺绣工艺:从传情绣球到商品绣球32-34
  • 第三节 异域求富:从固步自封到漂移流动34-36
  • 第四节 本土谋生:就地取“财”与近地生财36-38
  • 第四章 旧州壮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动力机制38-43
  • 第一节 市场贸易的拓宽38-40
  • 第二节 政府政策的导向40-42
  • 第三节 农民的理性选择42-43
  • 第五章 旧州壮族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分析43-47
  • 第一节 物质文明的提升43-44
  • 第二节 通婚范围的扩大44-45
  • 第三节 村庄的经济分层45-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53-54
  • 后记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正宇;暨爱民;;国家权力与民族社会生计方式变迁——以湖南通道县阳烂村侗族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2期

2 罗义群;;论多元生计方式与构建民族自治地方的和谐共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邹s

本文编号:404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4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