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云南腾冲栗柴坝村秋千祭祀习俗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08:12

  本文关键词:云南腾冲栗柴坝村秋千祭祀习俗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传统的民间祭祀习俗及仪式目的在于,展示习俗信仰者及仪式实施者内在的精神世界,以及当地的经济生活、社会关系、文化模式等,挖掘出习俗所包涵的深层意蕴,从而了解习俗及仪式对民众与当地社会所起到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云南腾冲栗柴坝村的秋千祭祀习俗是一个保留得相对完好的民间祭祀习俗,它包含了一套完整的仪式过程及一系列民俗事项,它不仅是当地民众神鬼信仰世界观的集中体现,还是一种人生礼仪和生殖崇拜的表现形式。在自身的发展传承中,它吸收了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及原始宗教的诸多思想与内容,使自身演变成为一个多层文化的整合体。同时,它自身也作为当地所特有的一种文化事象,成为了村民族群认同的方式之一。此习俗的外在的表现形态及内在的文化结构有其独特性,尤其是祭祀仪式中还融合了习俗活动承办者“秋首”成为一家之长、获取自立门户和建立核心家庭权力的身份转换的人生仪礼,这在其它民间传统的祭祀习俗中是不多见的。 文章以民俗象征理论、文化变迁理论和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作为基点,对秋千祭祀习俗做整体的分析研究,先着重考察其仪式的展演过程,以向人们展现此习俗外在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在对其仪式器具、仪式行为与仪式语言等构成仪式的重要因素的分析中,明了此祭祀仪式的内涵在于,仪式的各种要素所指向的符号象征意义共同组成的整个仪式的象征系统;在探寻此习俗中所蕴含的民俗信仰及精神理念时,可看出习俗深受多种文化思想的影响及渗透;而通过对此习俗文化特征的分析,我们得以窥探到习俗对当地民众的心理及社会生活产生的一些影响与作用。
【关键词】:祭祀 秋千 仪式 象征 崇拜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第一章 秋千祭祀习俗产生的环境与缘由11-19
  • 一 栗柴坝村概况11-13
  • (一) 地理环境11-12
  • (二) 经济状况12-13
  • (三) 历史文化13
  • 二 秋千祭祀习俗产生的缘由13-15
  • (一) 秋千的起源与流变13-14
  • (二) 秋千神张老相公14-15
  • 三 当地的春节习俗及附近乡村类似习俗15-19
  • 第二章 秋千祭祀仪式过程考察19-33
  • 一 仪式的准备阶段19-24
  • (一) 男子的人生关节点——“承秋首”19-20
  • (二) 灵物的建造——“立秋”20-22
  • (三) 神圣空间的设置——布置秋场22-24
  • 二 仪式的展演阶段24-27
  • (一) 神灵确证下的地位——“献秋”24-25
  • (二) 新生的庆典——“挎红”25-26
  • (三) 神权的转移——“接秋”26-27
  • 三 仪式的后续阶段27-33
  • (一) 先灵的回归——祭祖28-29
  • (二) 情感交汇的盛宴——宴飨29-30
  • (三) 祭祀的尾歌——“拆秋仪式”30-33
  • 第三章 秋千祭祀仪式的符号象征意义33-47
  • 一 仪式器具的符号象征: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符号33-36
  • (一) 神圣的阶梯——秋千33-34
  • (二) 神性的附着物——神像34-35
  • (三) “天人交感”的圣餐——祭品35-36
  • (四) 引导神灵的信号——香火36
  • 二 仪式行为的象征意义:获得某种神圣力量的方式36-42
  • (一) 贿赂神鬼——焚烧纸钱37-38
  • (二) 威慑与振奋并存38-39
  • (三) 布施后的“逐客令”——“泼汤饭”39-41
  • (四) 不断攀升的福气——“使秋”41-42
  • 三 仪式语言的象征意义:具有某种操控能力的言辞42-47
  • (一) 人神互惠的契约书——“献秋祝文”42-45
  • (二) 善意的咒语——“四句”45-47
  • 第四章 习俗蕴含的民间信仰及精神理念47-57
  • 一 神鬼信仰47-51
  • (一) 社神崇拜47-48
  • (二) 灵魂崇拜48-49
  • (三) 自然神崇拜49-51
  • 二 家长权的获得51-53
  • (一) 成人礼仪的延伸51-52
  • (二) 家长权的强调52-53
  • 三 生殖崇拜53-57
  • (一) 对万物繁衍生息的祈愿53-54
  • (二) 附着生殖力的神性物品54-57
  • 第五章 秋千祭祀习俗的文化特征57-66
  • 一 多层文化的建构与整合57-60
  • (一) 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在仪式中的体现57-59
  • (二) 族群认同的精神纽带59-60
  • 二 以泛灵信仰为基础的祭祀仪式60-64
  • (一) 构建了一种富有超验性的理想的世界观61-62
  • (二) 以象征的方式强化了现实社会的结构62-64
  • 三 从娱神向娱人过渡64-66
  • (一) 人神沟通后的心灵慰藉64-65
  • (二) 鬼神膜拜转化为世俗的互动娱乐65-66
  • 小结66-67
  • 参考文献67-68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68-69
  • 后记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臣;;祭祀礼仪的象征系统及其文学意义[J];北方论丛;2009年04期

2 付华顺;;祭祀空间与宗族认同——政和县禾洋村东平尊王祭祀的民俗考察[J];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雨;;祭祀仪式与村落生活——以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为例[J];传承;2010年15期

4 钱丹霞;;祖先祭祀中的亲族原理和佛教元素——以宁波市象山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张琪亚;;民间祭祀与习惯法论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道锋;;梅山民俗中的鬼节文化与古代的秋尝祭祖仪式[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张宏明;民间宗教祭祀中的义务性和自愿性──祭祀圈和信仰圈辨析[J];民俗研究;2002年01期

8 张克兰;;浅谈祭祖习俗中的社会性别秩序——以合肥长丰地区清明祭祖习俗为例[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方立天;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06期

10 郑晓江;;略论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云南腾冲栗柴坝村秋千祭祀习俗调查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9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4089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5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